《零基础掌握DeepSeek》《这就是DeepSeek》《DeepSeek使用操作指南》《高效玩转DeepSeek》……3月30日,记者在新华书店、得一文化广场等处看到,一些与DeepSeek相关的应用类图书被摆在了醒目的位置,许多读者翻看、学习、购买。(《太原晚报》3月31日)
现象级的科技产品出现,自然引发跟风热潮,当其使用门槛低且免费时,更会加剧这股热潮。从加深了解,到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就像看产品说明书一样必要,虽然学习的方法不一定是买书。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凭借其强大的智能搜索和分析技术,为各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样的工具,使用者不同,效果也差异巨大:一方面,我们能不能在充分认知其价值的基础上去使用很重要,如果仅是将其当作加强版的搜索引擎,就难免大材小用,倘若如新闻中报道的将其作为预测彩票号码的神器,则说明根本没入门;另一方面,作为普通人,尤其要掌握使用方法与技巧,让自己从工具使用者完成到智能协作者的转变。简言之,让大模型知道你想干什么,指导其为用户提供精准且有质量的服务。譬如,不同的人使用同样的材料生成一篇文章,质量一定大不相同。
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实验室下沉为全民工具,带来了效率革命,伴生学习焦虑。事实上,人们早已陷入“知识过剩而方法贫瘠”的陷阱,如同短视频平台也可以作为学习工具一样,如何高效使用是长久的命题。以人们经常遇到的使用场景为例,AI平台大有可为,如自动生成会议纪要、梳理文件和书籍的结构主旨、围绕过往试卷编写错题巩固卷等,不仅现在就能做到,而且日渐成为数字时代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础生存技能。普通人需要学习的,正是如何让平台为自身提供量身定制式的服务,与其大而化之地去看书,不如多一些实践应用,在磨合中围绕需求来提升适配性。
谁的“数字竞争力”越强,谁就如有神助,将个人价值“指数型放大”,从而更能驾驭复杂的任务要求,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