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三尺讲台,回归退休生活,但退休教师们热情不减,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责任心,他们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在社区这个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教师节前,记者深入社区,走访了这群可敬的人。

兰涛在滨体社区带着居民学英语。
“英语角”爆火
每周六下午3时到5时,滨体社区的“英语角”都会聚集很多居民。大家跟着专业老师,学语法、练口语。
60岁的兰涛,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曾在多所学校任职,有20余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后从事学校管理职务,先后获得太原市、山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本月刚退休的兰老师在“英语角”义务授课已有3年。
2021年6月份,社区党委书记李福林发现,不少中老年居民有学英语的意愿,便开设了“英语角”。住在辖区的兰涛得知后,想为社区出份力,主动过来免费教学。
“我挺意外,来学英语的居民,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对语言感兴趣,想丰富业余生活。”兰涛说,大部分人没有任何英语基础,授课有难度,他就从26个英文字母和音标开始教。几年下来,大家进步很大。
中老年人的记性相对较差,一个单词,反复多次也记不住。兰涛通过联想记忆法,让大家结合生活场景去背单词,效果很明显。家住恒大滨河左岸小区10号楼的赵青珍,今年60岁,在社区学英语3年。儿子娶了一名墨西哥“洋媳妇”,每次回来,婆媳交流全靠儿子翻译。儿子外出时,婆媳俩只能靠翻译器交流。赵大娘感觉不方便,决心学英语。如今,她与儿媳妇日常交流,基本没啥障碍。
72岁的谢福顺老人,是“英语角”里年龄最大的,跟着兰涛学习已有2年。“很高兴认识你”“祝你好运”等简单句子,老人说得很流利。她高兴地说:“外孙上小学,他英语课本上的内容,我都能看懂,还可以辅导作业,这让我很骄傲。”

李秀兰在滨河社区教孩子绘画。
点亮“童画”梦
“孩子们,首先将纸折成蝴蝶的样子,然后,给它涂上喜欢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开学前,滨河社区组织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折纸体验课,授课老师是今年72岁的李秀兰,她是社区居民,也是太原五中退休美术老师,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热心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用自己所长为孩子们点亮“童画”梦。
李秀兰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十余载,曾多次获得过全国、省、市美术优秀辅导老师。退休后,她放弃清闲生活,投身社区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凭借对绘画的热爱和精湛技艺,免费给孩子们授课。每次上课,课堂气氛严肃活泼,她总是面带微笑,亲切地与孩子们交流,耐心地讲解线条、色彩、构图等技巧,还亲自示范,一笔一画地勾勒出精美图案。
“画画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展现自我的方式。”李秀兰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大胆表达内心想法,画出自己心中喜欢的动物、植物、人物,也可以描绘出脑海中奇幻的场景。
看到孩子们在绘画中获得快乐和进步,李秀兰感到很欣慰。“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虽然退休了,但我依然希望能够发挥余热,为孩子们做点事情。”朴实话语深刻诠释了“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的内涵,她用实际行动感染更多孩子爱上绘画,绽放出属于他们的艺术光彩。

张改花在正阳街社区教授语文课。
爱上“大语文”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正阳街社区组织的“大语文”讲座,备受辖区中小学生们和家长的喜爱。已经开学了,大家隔三岔五就询问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张老师的课什么时候讲?”
大家口中的张老师叫张改花,家住人民南路39号阳光揽胜小区,退休前是介休宋古二中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去年退休后,她搬回太原居住,就在属地正阳街社区开讲“大语文”,给中小学生义务开展文学阅读和写作课。张老师的教学并不拘泥于课本,十分注重对孩子们历史、文化以及艺术的培养。
“其实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首先是个心态问题,孩子们往往有一个心理,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说起自己如何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张老师告诉记者,除了是语文老师,她还是心理咨询师,也是多年的班主任,深刻了解学生的心态,有的孩子是还没来得及感受语文的美,就被考题、背诵、测试弄得很有压力,进而变得抵触,变得消极应付。所以要孩子爱上语文,就得先解决学习兴趣和动力的问题,只有师生之间产生了共鸣,孩子钦佩、信任他的老师,这样才能学好一门功课。
最近两周,张老师以“我穿越回古代当状元”为题,给孩子们讲古代的科举文化和对于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的深刻影响。她的课堂互动性很强,学生们一点也不拘束,进行激烈讨论。“古代科举考理科吗”“他们几点上学,几点放学呀”“他们升学需要填志愿吗”……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张老师的讲解渐渐从趣味性向思辨性转化,最终孩子们了解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历史意义,纷纷表示课后自己还要买相关的课外书,回家后继续深入探究。

许志宏在起凤街社区给孩子讲数学题。
“解题”有妙招
在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宿舍许志宏老人的家中,常常能看到前来请教学习的孩子。许志宏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位老人已84岁高龄。
许志宏老人曾在沁县一中担任数学老师,从教40年。虽已退休多年,但她不忘初心,发挥所长,老有所为,为小区居民服务,免费辅导孩子们功课。
这些年来,小区的孩子们放学回家后,有不会的题目,就会拿着书本来到老人家里询问。老人极具耐心,仔细讲解,直至孩子们听懂为止。从小学到高中,很多邻居家的孩子都曾向老人请教过。不仅学生,一些家长也常登门请教教育子女的问题,而老人总是不厌其烦地热心接待。
“三尺讲台,那是我的根之所在。”许志宏老人如是说。在她看来,教孩子们学习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源泉。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看到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她的内心便无比充实。
起凤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许志宏老人非常热心,她儿子是物理老师,有时回来看望她,也会帮着一起给孩子们讲解。老人知识功底扎实,思路十分清晰,有孩子还和家长说,奶奶讲得比老师都好。
岁月更迭不变育人初心,身份变换不减教师风采。回归社区的老教师们秉承退休不退志的理念,教书育人坚守本心,成为社区一支不可或缺的志愿服务力量,在平凡的岁月里继续谱写教书育人的动人华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