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枣,个头真大,脆甜可口,大家快尝一尝。”9月5日,西矿中巷292院里很热闹。太白街社区举办了小型“打枣节”,网格员和居民一起用长竹竿打落鲜枣,体验收获的愉悦。随后,大家聚在枣树下,品枣畅聊,欢声笑语不断。两棵枣树,扎根在此十几年,在居民的共同照料下,从小树苗变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也成了小院邻里情谊的最好见证。
一起呵护它
“枣树生长慢,这两棵树,算是咱院里的‘老住户’喽。”56岁的李先生仰头看着枣树,想起很多往事,向网格员、邻居们娓娓道来。
他说,起初院里地面没硬化,有不少人在空地上栽种蔬果。一位老人找来枣树苗,栽种在此。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它们长得这么高大,每年能结很多枣。
听后,居民赵大娘也说:“是呀,大伙都挺爱护的。我记得枣树稍大点时,总有孩子调皮爬上去,折枝摘枣。见了,真让人心疼。家长得知后,赶忙把孩子叫下来,好一顿责备。”
前两年,这里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枣树碍事,施工方想砍掉拉走。栽树的老人很心疼,唉声叹气。邻居们得知后,都希望把枣树保留下来。
太白街社区的网格员高文艳、段云鸾和边生香,轮番与物业、施工方多次沟通,表达了居民的意愿。最终,改造方案有了微调,在不影响整体规划的情况下,保住了这两棵枣树。
树下有温情
枣树长势喜人,树下也很热闹,成了居民最爱待的地方。
8月份的一天,几名老邻居像往常一样,搬来小马扎,坐在树下乘凉、聊天。很快,大家察觉到缺了一名老邻居。“28号楼的老张,这两天咋不见出来?”“还真是,我也有几天没见她了。儿女都在外地,她一个人在家,不会有啥事吧?”
“走,看看去。”有人提议,众人响应。上楼敲开门,得知75岁的张大娘确实身体不舒服,风湿性关节炎的老毛病犯了,腿疼得下不了地,所以整天在家。邻居们一商量,有人每天过来送饭,有人拿来艾灸用具和膏药。太白街社区的网格员请来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帮老人诊疗。
3天后,张大娘出现在枣树下,又见到了邻居们。她感动地说:“谢谢大家惦记,我不来枣树下坐一坐,见不到你们,心里总不踏实。”
认识新邻居
9月5日的打枣活动中,网格员和居民们分工合作,有人找来竹竿,仰头敲枣。有人合力撑起塑料布,接住掉落的枣。大家一边打枣,一边唠家常,53岁的王先生吃了一颗枣,笑着说:“又是一年,枣更脆、更甜。”
居民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刚打下来的枣,你一言我一语谈着小区的变化,不知不觉中拉近了邻里关系。随后,有人找来塑料袋,将枣分装好,送到几户残疾人和独居老人家中,共同分享喜悦。
36岁的杜女士说:“多亏了这棵枣树,我很快融入了新环境。”为了上班方便,她去年搬过来,谁也不认识。也是在9月份,她带孩子出门,见许多人站在树下打枣。孩子很兴奋,想过去却又不好意思。有人看到,主动招呼,“快来,新鲜的枣,可甜了。”还有人将一捧枣塞给孩子。
“我当时特感动,体会到了大伙的热情。”杜女士说,从那天起,自己很快和邻居们熟络起来,租住的房子今年合同到期,她毫不犹豫续租了,“住在这里,很像‘家’,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