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太原新闻

并州论坛|便捷信用修复 助企轻装前行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宋鹏伟 2024年08月29日 07:12

  8月26日,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审批服务管理局召集12家单位召开“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部署会暨系统对接会。根据《山西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全省9月底前实现“信用修复一件事”线上线下实质性运行,信用修复“一网通办”,流程最优化、材料最简化、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便企利民。

  市场经济,信用为本。明确信用修复方式、便捷办事流程,对曾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失信的企业,无疑是助力轻装上阵的重要措施,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信用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于企业同样如此。企业信用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遵守合同、履行承诺、守法经营等方面的信誉和信用度。在市场活动中,一家企业的信用度高,往往市场竞争力就强,会吸引更多客户与合作伙伴,融资能力与成本也具有优势,相反,如果信用度差,在经营范围变更、招投标、项目申报等方面都会受到掣肘,严重时可谓寸步难行,人人敬而远之。

  人不可能不犯错,改过自新就不该受到歧视,企业也不例外。能让一家企业信用受损的行为有很多,除了行政处罚外,也包括未按时年报、登记住所无法取得联系等行为,因此一棍子打死,让企业长期背负污点,甚至举步维艰,显然不符合治病救人的本意。严格监管十分必要,信用修复同样如此,这是确保市场活动有序开展的一体两面,对于积极接受处罚并整改到位的企业,理应为其打开一条“回血”之路。因此,两者并无矛盾,相辅相成且同样重要。然而,长期以来,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由于缺乏顶层立法,各部门的信用监管及相应的信用修复制度尚不统一。失信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面临着规则、制度、文书、信息系统等不统一的问题,存在“多头修复”“重复修复”现象。

  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让企业带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前行,同时也不利于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制约市场内生活力。因此,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在2024年度重点事项清单中明确提出“信用修复‘一件事’”。推动实现信用修复“一件事”,就是为了帮助失信企业在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情况下,尽快从失信状态中走出来,发挥市场主体的自我“造血”功能。

  “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指引的发布,让企业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失信信息修复的条件、途径、所需材料以及办理时限等内容,而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等制度的落实,更会让企业的信用修复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在这方面,许多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江西、山东、云南等地建立了“两书同达”机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及时告知失信主体信用修复途径和方式。这些有益做法,无疑是对信用修复机制的创新,不仅让企业知道犯了什么错,更第一时间知悉如何改正错误,以重新回到正常经营道路上。

  失信惩戒与信用修复,一个都不能少;监管和服务,两手都要硬。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规范市场秩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也会让企业卸下不必要的负担。信用修复也是活力修复,在此过程中,体现着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的“急愁难盼”,从而进一步激活市场的“一池春水”。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