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今日聚焦

弘扬科学精神 传播科学知识 专家带你“碳”索科学世界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魏薇 2024年05月21日 07:14

  探索了解“碳”的不同形态,亲眼见识靛蓝胭脂红氧化还原过程中呈现的不同颜色,还看到了科研人员工作的实验室……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5月19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所举办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面向百余名家长和青少年开放全国重点实验室。大家一起听科普报告、走进科研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感受科学魅力,度过了一个趣味满满、干货多多的科普主题周末。

  “孩子们,你们知道最坚硬的‘碳’是什么吗?很有可能在家里就会找到。”在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报告厅,宋燕、韩怡卓研究员分别带来了题为《神奇的碳——炭材料改变人类生活》《黑色煤炭绿色利用》的科普报告。小朋友在大屏幕上观看炭材料的微观特性,了解金刚石、石墨、炭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碳纤维等先进炭材料的数百种实际应用。大家发现,晶莹剔透、坚硬无比的钻石和柔软可塑、具有优良导电性的石墨,竟然都是碳,只是元素结构不同。当看到由相变材料制备的温水杯可以实现滚开水在60秒内温度迅速降低,大家切实感受到先进材料给生活带来的革新与变化。

  碳和炭有什么区别?文明的发展伴随着哪些能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又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弊端和挑战……韩怡卓研究员结合山西煤炭大省的实际,向小朋友们讲述了身边各类能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如何从生活点滴做起,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在有趣的实验体验环节,志愿者为青少年展示了“大象牙膏”“红绿灯”“神笔马良”等科学实验。大象牙膏是2009年美国《连线》杂志公布的10个最令人惊讶的化学实验视频之一,只见志愿者将浓缩的过氧化氢与肥皂液混合起来,再加上一些碘化钾,很快一股充满氧气的泡沫便像喷泉一样从瓶中喷涌而出,满满一盆,被称为“大象牙膏”。

  “红绿灯”实验更为有趣,调配好溶液后,志愿者手提烧杯晃一晃,透明色的瓶内实现了绿、红、黄三色切换。这是因为靛蓝胭脂红不同的氧化还原状态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摇晃瓶子时,它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最高氧化态、中间态、最高还原态阶段,呈现出不同颜色。“神笔马良”实验中,小朋友们用毛笔蘸上含有酚酞的酒精溶液,在纸上写下自己独有的“密码”,酒精挥发后,纸上看不到任何痕迹,但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字迹才会慢慢浮现出来。

  当天,大家还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煤化学和灰化学研究平台、甲醇转化研究平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碳材料重点实验室等,深深被这里高端的检测装备所震撼。

  据介绍,5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在中国科学院百余个院属单位同步举办。山西煤化所作为我省唯一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已连续20年举办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公众踊跃参与。未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还将以我省科普基地为平台,依托丰富的科普资源,分类分层次举办针对不同群体的科普活动,面向公众展示能源环境、先进材料以及绿色化工等多领域的科普知识和最新科研进展。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