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万花筒

大雁情(四场歌舞情景剧)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张六金 2023年09月26日 18:09

  大雁情(四场歌舞情景剧)

  时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

  地点:太原汾河畔

  人物: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时年十六岁,到省城参加乡试。

  冯喜:汾河岸边捕雁者,30多岁。

  郑氏:冯喜妻,30多岁。

  举子甲:元好问同窗学友,参加乡试者。

  举子乙:参加乡试者。

  举子丙:富家子弟,捐了贡生,混场相公。

  扮大雁小朋友们共七人。

  第一场 赴 试

  (幕启少年元好问上场,音乐奏古琴曲《平沙落雁》)

  元好问:(吟上场诗)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衰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白)小生姓元,名好问,字裕之,并州秀容人氏。幼年过继与叔父为子,因叔父在本省上党陵川举官,某即跟随叔父在陵川生活。叔父引荐我拜在名师郝公讳天挺者门下就读。先生不但教我研读经史、吟诗作赋,还教我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这更是做人之根本也。前年县试小生得中秀才,今又逢省城乡试之年,我来并州应试。久闻并州汾河两岸绿树红花、风光秀美,某今在温习功课之余,信步汾河之滨观赏一番。对!就是这般主意,走起也。

  (元好问下场)

  第二场 雁舞

  (七名小朋友扮大雁上场舞蹈,幕侧一人朗诵《秋雁归》)

  八月秋风起,大雁向南飞,

  万里晴空天如洗,一列大雁从空中飞过。

  几声清脆的鸣叫,恰如一曲美妙的乐章,

  伴着汾河的潺潺流水。

  它们年年岁岁,春来秋往,经过这里,下意识寻找那片熟悉的栖息地,在汾河边小憩、觅食、嬉戏。

  人们敬佩它们对爱情的忠贞,始终坚守一夫一妻,把他们当作朋友,与它们相安生息。

  天空中,领头的大雁是班长,

  它的号令一下,跟随者便不断地调整着队形,当夜幕降临,同伴们休息时,头雁还承担着守夜的警卫。

  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在古代曾携信传书,报去戍边人的平安,告慰着父母、妻子和儿女,看!它们调整好队列,一直向南飞去。

  (雁队下场)

  第三场 射雁

  (冯喜上场)

  冯喜:(吟诗)

  从小长在汾河边,渡口扳船年复年。

  两亩薄田捎带种,打鱼捕猎换酒钱。

  (白)某家冯喜,并州太原县人氏,祖上留得三间土屋、两亩薄田。平日里农闲时节靠扳船摆渡、打鱼射雁,换点酒钱。今逢八月,正是北雁南飞之际,一批批路过的大雁都要到汾河畔作短暂栖息,今日闲暇正好带弓箭到河边捕射几只大雁,到市上卖了换点酒喝。

  (郑氏上场)

  郑氏:(白)小妇人郑氏,娘家乃河西人氏。自嫁得冯家为媳,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也还凑乎。只是我家那口子嗜酒如命,没钱了就到汾河岸边打兔射雁,换取酒钱。奴家父母在日常年吃斋行善,劝人切勿杀生害命。今日回家看到猎叉与弓箭又不在了,想来他又到汾河边捕猎去了,待我也去看看。

  (汾河岸边浅滩,一群大雁或觅食或休憩。冯喜隐藏在暗处,抖弓搭箭,瞄中一只射去,一只雁扑通倒下,其它大雁惊慌飞去。)

  第四场 购 雁

  (汾河岸边,一只大雁在空中哀鸣盘旋,突然由空坠下触地身亡。捕雁者过去捡起死雁,和另一只射来的雁绑在一起,挑在猎叉上准备下场。)

  (元好问闻得空中哀鸣的大雁坠落,急急上场。)

  元好问:正在河畔信步,忽闻一声哀鸣。不知发生何事,上前一看究竟。(与冯喜迎个照面)

  元好问:这位大叔请了。

  冯喜:小公子请了。

  元好问:刚才闻得空中一声雁的鸣叫,不知发生了何事?

  冯喜:公子,某家今日在河边射得一只大雁,正要拾起时,忽见空中另一只雁围着盘旋不止,谁知突然间竟瞄中那只死雁坠地而亡。某家遂上前将两只雁绑在一起,在集市上卖掉,换点打酒钱。(高兴得大笑)

  (元好问闻言摇摇了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元好问:大叔差也!想那世间万物都是生命,我们人类要珍惜才对,这大雁一雌一雄相配,坚守一生。就像您刚才射死一只,它的配偶便殉情而亡,这是多么残忍的景象!

  冯喜:小公子,你说的这些大道理俺不懂。

  元好问:(见对方听不进去,元好问再次摇摇了头,接着说)大叔,你这两只雁卖多少钱?我买下了。

  冯喜:(诧异道)你要买?那好吧。算你三百文吧。肉挺肥的,一锅炖了全家人能吃好几天。

  (元好问听后再次摇了摇头,掏钱买雁,二人下)

  尾 声

  (现场出现葬雁的雁丘,元好问和几位文人吟诗悼雁,扮大雁的小朋友上场悼念同伴,幕后音乐伴奏古典名曲《平沙落雁》)

  元好问:(吟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举子甲:(吟诗)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举子乙:(吟诗)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举子丙:(吟诗)

  两只大雁一般高,一只被捕一只翱。

  为找恋人坠地死,咱也伤心哭嚎啕。

  (扮哭泣状)

  (捕雁人与妻子郑氏上场。二人看到现场场景,感慨良多。)

  郑氏:我说当家的,看人家元公子多么心善,花钱买上咱的大雁又把它们葬在了这里,咱以后再穷也别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冯喜:我妻说得对,大雁是咱人类的朋友,我不能伤害它们了,今天这个教训太深刻了!(说完对着众人将弓与箭当场折断。)

  (在音乐声中落幕。)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