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原相乡在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多措并举推进全乡约1868户权利主体的权籍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筑牢村民产权根基,助力乡村振兴。(《太原日报》9月20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不仅是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农村“三权分置”改革以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而且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古交市原相乡已经完成,各地要学习借鉴,更有力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要加强宣传,变“要我登”为“我要登”。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是对农村未登记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实行统一权籍调查,并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进行统一确权登记、统一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做好这项工作,宣传是重点。各地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特别是在各个自然村的微信群中,将此次登记的目的、材料的准备、登记的流程讲清楚,并建立月、周、日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各村工作进度,让不动产日常登记工作进驻农村、走进老百姓的心坎,让群众通晓政策法规,理解支持登记发证工作,变部门“要我登”为群众“我要登”。
要优化流程,变“群众登”为“部门登”。当前,经过攻坚克难,全市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一些乡镇仍存在工作底数不清、数据汇交不到位、颁证不到户、成果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为此,我们要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流程,规范材料要件,利用好农闲时节向乡镇、村延伸登记服务,采取部门集中上门服务等方式,解无序、解民忧、解顽症,变“群众登”为“部门登”,做到登记业务批量办理,方便群众登记。
要利用科技,变“线下登”为“线上登”。近年来,随着全省自然资源部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上半年实现太原、晋中、忻州三市范围的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域内通办”服务,9月15日起实现晋津“跨省通办”,起到了利用数据跑步方便群众登记的效果。我们各地要将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办理,建立城乡一体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采取网络视频确认等方式,变“线下登”为“线上登”,让群众随时随地网上办、就近办,让登记更快捷。
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多措并举推进这项工作,为维护农民权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续航。
(作者单位: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