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陈辛华 2023年09月20日 17:23

  今年暑期,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非遗青年行”社会实践团,扎根三晋大地,围绕晋北、晋中、晋南三条路线,打造了“行、说、研、创”一体化研学流程,为三晋非遗重焕荣光注入“青春”力量。青年学生与古老非遗相遇相识,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入非遗“守艺人”行列。

  “青”身实践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不仅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也位列全国第三。山西非遗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见证,更是山西从脱贫到致富的振兴“密码”。

  “山西非遗青年行”获批共青团中央“圆梦工程”和“笃行计划”,百余名队员深入省内10余个县市,走访非遗项目50余处,采访非遗传承人20余位,通过多种方式多元化记录实践日程,“线上+线下”共研共学。

  队员们白天采访非遗匠人、领略非遗风采,品非遗味、寻非遗技,晚上整理录音、制作手账,形成近20万字的文字稿。推出手账、视频20余篇,促进非遗传播、普及非遗知识,多位传承人为团队题词,实现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性探索。

  “青”创成果

  “山西非遗青年行”社会实践团,定向开展“非遗青年研创”活动,把学习、生活“搬”入调研一线,与非遗传承人成为“新邻居”,助力非遗发展“生生不息”。研究生队员们自制调研问卷,一户一户、一家一家实地走访,与村民用心唠非遗,寻找多元开发路径,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队员们还带着成果返校,以“山西非遗青年行”为抓手,孵化了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两项,省级创新项目两项,校级创新项目三项,形成非遗相关论文三篇,形成引导青年走进非遗、关注大思政视野下山西非遗“活”起来的时代密码。

  “山西非遗青年行”社会实践团,联合山西师范大学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继“五四”青年节开展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足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西非遗青年说暨非遗体验展示活动后,又在山西各高校继续开展“山西非遗青年说”理论宣讲。将山西非遗带入支教课堂,开展“爱心伴读·非遗实景课堂”活动,丰富农村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实践,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