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届仲秋,沿公路蜿蜒而上,西山风色清新,虽然尚无层林尽染之势,林深树茂的景致倒也颇令人心怡。近年来,造林绿化稳步推进,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几个相邻的城郊森林公园把起伏的山形装点成逶迤的绿龙,让历史中沁染铁血的山石透出一股子妩媚的劲头。
横岭村,高踞崛wei(山+围)山顶,在这妩媚的山色中,独占“一览众山小”的清高。尽管,今时今日看起来雄美壮阔的景色,曾困扰着数辈村民,以致只有四十多位老迈年高者留守。不大的村子,没有太多新建房屋,除了主路外,多是砂石巷道,有种稍显迟滞的时空感。随着导航声,转入疑似通向果园的小路,右侧一处整洁的院落,矮篱、草坪、明窗、红墙,现代气息与村居绝不相类。
一块锈迹浓浓的铁牌上,“几念山居”四个镂空字,久经风雨消磨,已不十分显眼。高冷,是许多人对几念山居的第一印象。坚持预约制,且室内不许抽烟、住宿不能打牌、户外不可烧烤,甚或稍有喧嚣,都会收到管家的友情提醒。至于价格,以某网上平台为例,对比市内五星级酒店,与洲际酒店差相仿佛,略高于晋祠宾馆套房标价。“我们不想太商业化,就是自己做个院子,老客户啊,朋友啊,有个地方可以看看风景、喝喝茶,能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店主田琳气质孤清,言辞清幽,“20多年前,在小汤山,之后在宋庄,我们自己盖院子、装房子,就玩这些;回了太原,也想有这么一个自在随性的地界儿。”
如果进院的时候,观察力足够,在内墙上能看到另一块铭牌,“完美生活设计装饰”。几念山居,更像是田琳的装饰设计工作室的“样板间”,“民宿跟设计互促共生,喜欢这种风格的客户在山上可以深度体验,来住过的客人喜欢设计风格的可以融入家居装饰”。得益于此,她们成了西山,乃至太原民宿届的特例。比如,民宿已经可以自负盈亏,无须追加投资,也能正常运营;比如前三年疫情影响,反倒平均入住率有六七成,平稳度过最困难的时期;比如,设计工作室的业绩逐年攀升,让靠民宿赢利的念头从未升起;再比如,在同行听来有些凡尔赛的话语,“做民宿,得有情怀”。
话这么说,事儿也是这般做。几念山居几乎是省城最讲究细节的民宿,甚至在住宿业也是顶尖水平。一楼是开放的餐读空间,吧台、餐台、书墙,功能区齐备;绿植、干花、桌椅,错落有序。楼下几孔窑洞,名之以锦葵、鸢尾、朝颜、荼蘼、瑰夏、蓝草,既是香料、花草,又是不同的设计风格。旧窑洞往外延伸了一米有余,给地暖、除湿、上下水等现代设备留出余裕,同时,大开的玻璃门窗引入阳光,照得白色的床单愈发洁白。“床是美国品牌,一张一万多,床垫、床品都是最好的,只要住过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田琳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之所以要预约,就是提前半天把房间的温度、湿度调整到最佳,舒适度一定要做好。”因为这样的服务细节,吸引了不少团建、小型婚礼来此举办;冬天淡季时,民宿也会组织一些古琴、民乐、阅读之类的小众活动。
窑洞前是员工宿舍,房顶是一方平台,望山而坐,一览无余。“雨后是最美的,你看这雾”,田琳拿出手机拍的视频,“人为的设计都是表象,只有这偶遇的,随风变动不居的漫山云雾,大概才是民宿最大吸引力吧”。
高冷之下,是对本真生活更为火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