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拉开帷幕。当天,为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网络使用安全,杏花岭派出所民警走进东华门小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宣传教育活动。(《太原晚报》9月13日)
网瘾如毒瘾。网络沉迷,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影响家庭、社会稳定,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刻不容缓。现实中,一些家长采取拔网线、删游戏、砸电脑、摔手机等极端措施,效果不理想,反而会让孩子更加沉迷其中或者加剧逆反心理。社会上一些“戒网瘾”机构采取电击疗法、封闭化军事管理、“暴力治疗游戏成瘾”等方法消除网瘾,反而使亲子关系更加对立,稍有刺激便会引发不可控制的后果。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宜疏不宜堵。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验证实名注册信息,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互联网企业、平台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消费保护措施,打造清朗、安全、健康、有益的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学校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遵循育人规律,通过生动、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与干扰。
另一方面,家长应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父母离孩子越远,网络离孩子越近。许多孩子沉迷网络是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存在感,把感情寄托在网络和游戏上。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更需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多一些陪伴与呵护。家长首先应放下手机和电脑,主动引导、加强沟通、深入交流,带领孩子寻找更多有益的兴趣爱好,沉浸现实生活,体验人间烟火,感受岁月静好。
唯有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先行疏导,凝聚合力,齐抓共管,才能破解难题,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沉迷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