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眼科医院就诊、配眼镜的孩子比以往多了不少,甚至还有幼儿园的小宝宝。记者发现,在眼科检查中不同的医院说法不一,推荐的预防近视方法也不尽相同,再加上网上各种护眼“小妙招”,使得焦虑不已的家长们越发无所适从。(《太原晚报》4月11日)
“小眼镜”越来越多了。数据显示,仅在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就分别达36.5%和65.3%,几乎每两人中就有一人受到近视问题困扰。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已成为主要近视源。有的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孩子一有空就拿起手机、平板电脑,玩游戏、刷视频。也有的学校过度依赖电子教学,布置作业、发课件、安排事项,都放在网上,倒逼家庭使用电子产品。
学业与视力本没有矛盾,如果合理安排、适当调配,完全可能做到学与玩的平衡。但前提条件是家长要配合学校,学校能理解家长,家校互动,家校联动,才能让孩子在学校学习与运动齐头并进,在家里作业与活动两不耽误,从而远离电子产品,远离视力疲劳。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善视觉环境、强化户外体育锻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近日,教育部更是印发了《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年度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小眼镜”不是小问题,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应多方发力,打出保护儿童视力的“组合拳”,让孩子们走上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