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60岁的吴大爷走进了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府城院区神经内科门诊,他说道:“大夫,我最近头晕半个月了,左边胳膊抬不起来,而且我还摸不到左手的脉搏了。”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吴大爷在半月前开始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一过性黑曚,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约10余秒,每日发作数次,并且有左上肢无力,皮肤感觉冰冷,多在举手动作后出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检查发现双上肢血压相差大,右侧血压158/76mmHg,左侧血压106/mmHg,高压相差了足足52mmHg!左侧桡动脉搏动弱,左上肢肌力差,痛温觉减退,左侧锁骨上窝听诊可闻及杂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左侧椎动脉颅内段血流完全反向,颈部血管彩超也提示左侧椎动脉流速低,血流反向。考虑为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术前:

▲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左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时左侧椎动脉血流完全反向

▲DSA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
术后:

▲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左侧椎动脉血流形态恢复正常

▲DSA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支架植入术后
何谓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在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的椎动脉起始处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闭塞性损害。由于虹吸作用,引起患侧椎动脉中的血流逆行,进入患侧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导致椎-基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患侧上肢缺血性的症候,可以有脑缺血或上肢缺血症状。

▲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时血流方向
临床表现:
一般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多在50岁以上,常见症状有眩晕、肢体偏瘫、感觉异常、双侧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复视、晕厥。少数可出现“倾倒症”,突然下肢肌力丧失而跌倒的发作,可没有意识障碍,并能迅速恢复。部分患者可有上肢易疲劳、酸痛、发凉和感觉异常等。
体征:
患侧桡动脉搏动大多减弱或消失,患侧上肢血压降低,双侧上肢收缩压相差一般在20mmHg以上。锁骨下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时锁骨上窝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主要检查方法:
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可见椎动脉颅内段双向或者完全反向血流信号。
2、颈部血管超声:
可见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狭窄处可见血流紊乱,流速增高,狭窄远端动脉则成低阻改变,椎动脉血流双向或者完全反向。
3、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此为无创检查方法,可见椎动脉起始处近心端锁骨下动脉管壁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为诊断的金标准,可见椎动脉起始处近心端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患侧椎动脉显影对比度下降,甚至可见造影剂经对侧椎动脉逆流至患侧椎动脉,并达锁骨下动脉的远心端。
临床分期:

Ⅰ期:隐匿型窃血,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超声示椎动脉收缩期切迹。

Ⅱ期:部分型窃血,患者可有上肢麻木、感觉无力的症状,患侧椎动脉出现双向血流。

Ⅲ期:完全型窃血,患者除上肢供血不足还有眩晕、黑曚甚至共济失调表现,此时椎动脉血流完全反向。
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根本方法,目的在于恢复椎动脉的顺行血流以缓解症状。
常用术式: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PTA)
经皮穿刺锁骨下动脉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
其他术式:
包括颈动脉-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腋动脉-腋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转位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