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夜,阖家团聚时。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透过敦煌壁画,一起看看古人如何过中秋。

莫高窟第103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之拜塔盛唐拜月、赏月,源自古人对月亮的崇拜。皎洁柔和的月光洒满大地,对美好圆满的追求便情不自禁。

莫高窟第35窟手托日月的十一面观音菩萨五代“月”是中秋最重要的意象,中秋月景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情思。古人没有天文望远镜,却能在敦煌壁画中用寥寥数笔勾勒出对月亮的无尽想象。

莫高窟第35窟菩萨手中的月亮(特写)五代桂树、金蟾和捣药的月兔,在月色中清晰可见。

莫高窟第146窟药师经变之燃灯五代除了赏月,古时民间还有燃灯助月色的民俗。天清如水,灯影灼灼。如镜明月在灯火衬托下显得格外迷人。

莫高窟第220窟药师经变之灯轮初唐燃灯之后就要休息了?不!古人认为中秋节晚睡可让人长寿,因此中秋节守着月亮熬一夜,满满都是仪式感。

莫高窟第384窟不空绢索观音变之月天中唐熬夜赏月,忙活饿了自然要吃月饼,传统的月饼图案花样也很丰富,既有“嫦娥奔月”也有“玉兔捣药”,兼具内涵与颜值。

莫高窟第322窟缠枝葡萄纹边饰初唐中秋夜家人团聚,赏明月、吃月饼、品水果,感觉浪漫而甜蜜。

莫高窟第321窟十轮经变之青年男女初唐古代中秋还有一个“甜蜜的习俗”,未婚少女要在中秋节这一天,去别人家菜园子“偷葱偷菜”,寓意未来会遇到如意郎君。

莫高窟第45窟观音经变(局部)盛唐古今隔千年,习俗有变迁,但在人们心中,美满团圆是中秋佳节前面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