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科创驱动中心建设工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玻璃幕墙安装和内部装修。李学军 宋卫东 摄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阳光铺洒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科创驱动中心主体已经成形,在阳光下显得蓬勃动人。
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玻璃幕墙安装和内部装修,项目建成后,这里将为全国各大高校科研团队和科创企业提供一条龙全方位服务,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市招商引资项目的一个缩影,自今年初该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以来,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每隔一段时间就“大变样”。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去年以来,年产100万台整机的长城智能制造基地4个月建成投产,战略性基础材料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行历时不到3个月,我市招商引资速度不断刷新。今年前7个月,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37个。太原正敞开怀抱,扩大开放,提质服务,叩响未来。
精心下好“妙手棋”
“太原市招商引资项目线上申报渠道开通啦!”8月底,一条招商引资消息迅速传开,只需对着二维码轻轻一扫,相关招商信息即全部知晓。短短几天,已收到不少省内外项目的报名信息,涉及信息技术、医疗、现代农业等众多领域。
这仅是我市招商引资的创新措施之一。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方法研究,聚焦招什么、谁来招、怎么招、靠什么招、招回来怎么办、如何考评6个方面,着力解决制约招商引资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构建招商引资工作矩阵。
当前,我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市外来投资局、市直部门、县(市、区)开发区、驻外机构、头部企业及市场化共6支队伍,积极推进“一把手”招商、“大兵团”招商,使招商工作有谋划、有统筹、有方向。
全市新设立13亿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为高质量招商引资蓄势增能。研究出台8个专项政策,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商贸流通、会展、文旅、现代农业等产业招商发展,构建完善“一链一策”政策体系。同时,各县(市、区)、各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出台一批支持政策,为高质量招商引资构建“四梁八柱”。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通过高位推进、全局谋划,大员招商、全员上阵、专员推进,太原把“招什么”等内涵谋实做实,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精心下好招商引资这盘“妙手棋”,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都是招商员”浓厚氛围。
持续拓展“朋友圈”
8月28日,周日,小雨淅沥,凉意渐起,市促进外来投资局牵头,迎泽区、阳曲县参与的招商小分队一行人员,出发奔赴深圳等地,考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这是小分队的工作日常节奏——不是在招商,就是在去招商的路上。
紧绷招商弦,奔忙不止步。我市开展多种活动,积极“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诚邀各位走进太原、品读太原、投资太原。”6月13日至16日,太原市党政代表团远赴深圳考察招商,4天3夜,行程2000余公里,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519.8亿元,涵盖新材料、绿色能源等领域。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感触万千,“感受到了这片7000平方公里土地上蕴积的生机与活力,领略了太原市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相信太原与深圳、与大湾区的合作必将结出南北融合的丰硕果实。”
这是全市“产业链招商引资行动月”专题活动的重头戏。各县(市、区)、开发区,在各自区域量体裁衣,确定一个或一批产业链“链主”,深入挖掘其上下游相关情况,跟进招商引资,开展活动31次。
今年以来,我市精准产业招商,持续招大引强。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机遇,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招商区域,多次开展小分队招商。针对疫情带来的空档期,积极对接,开展“云招商”。精准梳理多条特色产业链,按图索骥、靶向招商,不断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不断深化招商工作,持续拓展“朋友圈”。
积极打造“强磁场”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对于项目,要引进来,要留得住、留得好,要提供‘跟踪式’‘保姆式’服务,要做好‘店小二’。”在招商引资推进会上,这些话成为高频次词汇。
今天的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我市高度重视、抓紧行动、诚意服务、扎实推进,坚持打造服务高地,构建投资“洼地”,让各类企业在我市放心做投资、安心谋发展。
跟进全流程服务管理,实施项目专班制和项目经理制,由市领导担任项目经理,牵头推动项目洽谈、签约、开工、投产全过程,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问题。不定期组织重点项目推进会和招商引资实地调研,全面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有效落实。
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及重大项目全代建等落地帮扶,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组织产业项目投资促进季活动,针对重点项目“一对一”推动开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回头看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开工率、履约率。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构建“清”“亲”政商关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创优我市营商环境。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我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积极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华为煤矿军团、苏州中来硅产业、长城计算机、哈工大机器人、俄直卡莫夫飞机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金秋太原,开放步伐频率加快,营商环境焕然一新,创业感受贴心放心……我市正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精神,强化精准招商,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促成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强的重点项目签约、开工、投产,做强太原招商品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太报时评
让招商引资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源头活水”,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最强引擎”。今天的招商支撑明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关乎城市的未来。
6月13日至16日,太原市党政代表团远赴深圳考察招商,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519.8亿元,涵盖新材料、绿色能源等领域;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内,太原科创驱动中心工地热火朝天即将入驻,长城智能制造基地4个月建成投产,战略性基础材料产业园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行历时不到3个月……招商引资成绩斐然,项目落地投产,太原经济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在区域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要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抓手,结合本地优势和短板,科学规划、聚焦重点、精准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主动联系对接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着力引进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辐射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项目,深挖上下游,围绕其打造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太原经济,推动太原高质量发展。
将招商引资成果落到实处,要做好稳“商”留“资”。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完善沟通机制、解决企业困难、兑现招商承诺。对企业和项目,要从招引对接、签约到落户投产,再到后续发展,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当好“店小二”,扫清“绊脚石”,千方百计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让引来的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为太原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抓招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动力、抓发展的潜力,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商”夺“资”,为太原高质量发展添加活力。(马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