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脱贫攻坚篇

书写脱贫攻坚太原精彩篇章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记者 周皓 2022年06月07日 06:46

  阳曲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鄯都新村:一排排两层小楼林立。(市乡村振兴局提供)

  “晒着太阳就来钱,光伏给俺好光景。”这是如今娄烦县杜交曲镇乔家洼村村民马润存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自从2018年村里建起光伏电站以后,55岁的老马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每年不仅能拿到光伏收益分红,还能在村里由光伏收益设置的公益岗位上打工,去年一年俺光这两块收入达到7500元。”他由衷地感慨:光伏板不用浇水不用肥,这是习总书记和党给俺们的“刮金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全市工作突出位置,立足省城实际、聚焦深度贫困、坚持精准方略,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全市累计20104户、55992人全部脱贫,1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娄烦、阳曲两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书写出脱贫攻坚太原精彩篇章。

  光伏产业照亮脱贫路

  站在娄烦县乔家洼村光伏电站极目眺望,荒山深沟处,一行行、一列列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像一面面深蓝色的镜子,熠熠生辉,蔚为壮观。光伏项目在输出电能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脱贫群众增加“阳光财富”。

  “这是目前全县唯一的联村大型光伏扶贫电站,占地面积5100亩,2018年建成以来,已发电1.75亿度电,惠及85个脱贫村、7650户脱贫户。”

  娄烦县副县长高林表示,乔家洼村光伏电站仅仅是娄烦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娄烦县将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集中建设、统一管理、权属明晰、收益统筹、分配规范、联动带农”的光伏扶贫发展模式。全县光伏扶贫电站装机总量89.45MW,实现了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10万元以上,带动了全县1.2万余脱贫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十三五”期间,我市把光伏作为产业扶贫主要抓手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确立了以村级光伏电站为主推模式的基本思路,建成了78座技术标准高、经济收益好、扶贫见效快的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达到107.75MW,打造出一座座可持续发展的“阳光银行”“绿色银行”。光伏收益惠及219个行政村,设置公益岗位近1.6万个。光伏电站的不断壮大,既激发了娄烦、阳曲两县产业发展“造血”功能,又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支撑。

  易地搬迁“搬”出好日子

  在阳曲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星苑小区,44岁的小区综合服务站负责人李爱萍正在热心地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医保代缴等各类贴心服务。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面露微笑、自信干练的女子,几年前还在贫困“泥潭”里苦苦挣扎。

  一家三代七口人曾住在上世纪建成的土窑洞里,吃水得去很远的地方挑,上厕所得去户外上旱厕,寒冬取暖只能靠生火炉……“多亏了党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我们一家搬进了新星苑小区敞亮的三室一厅,如厕有干净的抽水马桶、冬天有热烘烘的暖气。”曾经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李爱萍还应聘到了小区的公益岗位,现在每月能拿到1000多元,全家年收入也从以前的几千元增加到如今的4万元。

  新星苑小区属于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共建16栋住宅楼、528套住房,安置523户1489人,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让搬迁群众过上了蒸蒸日上的新生活,更有了奋斗致富的新天地。

  近年来,阳曲县牢牢把握精准方略,精心编制易地搬迁规划,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做好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开心、住得放心、过得舒心”。全县确定搬迁对象1152户3134人,建成11个集中安置点。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聚焦深度贫困,锁定3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实施整村搬迁,建成20个集中安置点,完成2829户7239人的搬迁任务,有效解决了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

  不仅要“搬得出、稳得住”,还要“有就业、逐步致富”,我市从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扶持措施。全市20个集中安置点实际入住率、产业就业保障率、腾退拆除率、复垦复绿率、不动产颁证率均达100%。

  巩固成果开启新生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去年以来,我市以巩固成果为基础、有效衔接为依托、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关键,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三类户”未发生致贫返贫。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我市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生活严重困难户,健全完善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机制,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常态化监测帮扶、风险排查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县乡村三级全部配齐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员(网格员)。分类落实好帮扶措施,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最大程度保障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获得相应救助。对特殊困难对象,建立定期核查制度,精准分类施保。积极推进全市脱贫人口医保参保工作,脱贫人口参保率、监测对象参保率均实现100%。

  组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逐村逐户摸清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点对点帮助群众务工就业,全面落实务工补贴政策,统筹用好公益岗位设置,通过外出务工输送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吸纳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千方百计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创造条件。2021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达到24215人,其中省外就业1626人,率先在全省完成“两个高于”目标任务。

  把集中安置区和搬迁群众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特殊群体,把后续扶持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全市20个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联合27家市直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监测对象基础信息、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等工作台账,全面开展住房质量安全和产业就业保障“两个排查”专项行动,扎实做好产业就业两项重点工作,安置点基层组织全部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部配套,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科长郭勇智表示,我市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殷殷嘱托,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持续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