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B”争,救治大脑

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宣传主题为“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为提高广大群众对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及主动防控脑卒中意识,近日,太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开展了脑卒中防治知识系列讲座。
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这种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起。


现场朱燕平医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解什么是“脑卒中“及脑卒中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

王旭辉主任运用图文并茂的PPT结合专业知识讲解了快速识别脑卒中的中风,以及第一时间发现脑卒中的正确处理方法。
李建华主任讲到警惕卒中症状,分秒必争。如果发生了脑中风,患者应该如何处理。

高黎黎护士长从护理的角度讲解了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病及复发。

活动结束后,医生们为不少患者答疑解惑,还向他们讲解脑卒中的正确观点及脑卒中常见的认识误区。使病患及家属对脑卒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次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为广大老百姓普及了脑卒中知识,做到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同时,我们向社会呼吁:远离脑卒中,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预防才是硬道理!
预防脑卒中 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脑卒中可防可治,一级预防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脑卒中主要症状
脑血管病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是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的,其中有一个脑循环短暂障碍但又可以恢复的阶段,临床上表现为各种先兆症状,常在脑梗死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出现,大致有以下几种:
症状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软弱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听不懂讲话,一侧或双侧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伴有意识障碍或抽搐等。
临床表现为各种运动障碍: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面部出现无力或活动不灵、麻木感。
感觉障碍:口唇、面舌、肢体麻木、口眼歪斜、流口水、喝水呛咳等;耳鸣、听力下降;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与往日不一样;在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嗜睡、昏睡甚至昏迷不醒。
脑卒中“1-2-0”急救原则
脑卒中“1-2-0”急救原则,即“1”看一张脸、“2”查二只胳膊、“0”(聆)听语言、快打“120”。

发生脑卒中如何处理
据了解,从脑卒中发病开始的4.5小时以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大脑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突发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时,在大脑发生缺血的中央地区,血流完全中断,脑细胞在几分钟内就开始坏死;在缺血的周围地区,若不及时恢复血液供应,脑细胞在几小时内也会不可逆转地走向死亡。因此,时间是挽救大脑细胞的关键。从发病到有效治疗的间隔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致残率和病死率越低。
脑卒中患者入院前的家庭处理:这时应让患者仰卧,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引起呛咳或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患者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未清醒,切忌盲目给患者喂水或者饮料。解开患者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义齿也应取出。如果患者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哭喊或呼唤患者,避免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打电话给急救中心,寻求帮助,必要时不要放下电话,询问并听从医师指导进行处理。不要舍近求远。脑卒中患者早期处理一刻千金,必须分秒必争,不要只顾到有名气的医院而延误抢救时间。在没有医师明确诊断之前,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包括平时服用的降压药。因为脑卒中分血管性出血和血管梗死两种,在没有确诊以前绝对不能随便用药,否则会加重病情。
如何预防脑卒中
1、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预防脑卒中
缺乏体育运动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是增加死亡风险的独立因子,规律的有氧运动能降低慢性病患者45.9%的全死因风险。
一般的轻体力活动、断断续续的体育锻炼不能达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为达到有效水平,建议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总时间不少于150分钟、运动程度中度及以上(运动时心率达到120次/分以上),可选择如慢走、慢跑、游泳等项目,如果辅以肌肉强化(抗阻)训练,效果更佳。虽然预防效果与规律的有氧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正相关,但仍需强调个体化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循序渐进并且不暂停原有慢性病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尚需注意运动安全。已具有一项或多项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者需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结合临床意见选择个体化运动处方,并在运动期间定期监测;而处于原有疾病药物控制不佳或出现不稳定情况则需暂停或减少运动程度,有急性或慢性脏器进行性衰竭、冠心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状态时应避免或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医;已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也应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渐加强恢复锻炼,预防脑卒中复发。

2、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脑卒中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健康饮食很关键。他提醒大家在日常树立健康饮食观念,饮食方面应该注意的是:
(1)以种类丰富的植物食品为基础,包括大量水果、蔬菜、土豆、五谷杂粮、豆类、坚果、种子。
(2)对食物的加工尽量简单,并选用当地、应季的新鲜蔬果作为食材,避免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成分的损失。
(3)烹饪时用植物油(橄榄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人造黄油,尤其提倡用橄榄油。
(4)脂肪占膳食总能量的最多35%,饱和脂肪酸只占不到7%~8%。
(5)适量吃一些奶酪、酸奶类的乳制品,最好选用低脂或者脱脂的。

(6)每周吃两次鱼或者禽类食品(研究显示鱼类营养更好)。
(7)一周吃不多于7个鸡蛋,包括各种烹饪方式(更严格的建议不多于4个)。
(8)用新鲜水果代替甜品、甜食、蜂蜜、糕点类食品。
(9)每月最多吃几次红肉,总量不超过7到9两(340~450克),而且尽量选用瘦肉。
(10)除平衡的膳食结构之外,还要强调适量、平衡的原则,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的生活态度,每天坚持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