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关帝庙文物管理所承办的“赏民俗表演,扬关公文化”大关帝庙传统民俗活动在太原大关帝庙举行。


民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独特,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
活动现场,锣鼓表演“鼓舞飞翎”拉开本次活动的序幕,宋氏形意拳传承人李德仁等,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形意拳武术表演;晋剧团为大家带来了“渭水河”“杨八姐游春”“忠报国”等晋剧曲目,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观看;由太原市太极拳研究会带来的太极拳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太原大关帝庙,位于迎泽区庙前街36号。据道光《阳曲县志》所载:“关帝庙在城共有二十七座”,而迎泽区庙前街的关帝庙,是我市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因而称之为大关帝庙。大关帝庙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宇坐北朝南,前后二进院及东西别院,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有晋商“心灵家园”之美誉,被誉为晋商“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

本次活动立足府城关帝庙,发挥文物古建的历史特色,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来延伸和创新关公的忠义精神,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支撑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多方位参与,多角度展示文物保护成果。此次活动的开展,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更好地弘扬了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