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长城。4月7日消息,我省决定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百日攻坚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区域分开、重点推进、先易后难、知情同意、免费接种、安全有序”的原则,科学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6月30日前,至少完成全省常住人口数40%约1491万重点人群、2982万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任务。
●18岁以上人群应种尽种
各市要按照“接种40%是底线、50%是目标、60%是方向,除有禁忌症外,18岁以上人群应种尽种”的原则,“分区、分级、分批”扩大疫苗接种人群覆盖率。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分梯次推进,我省为第二梯次,总体安排为:4月份完成前期接种对象第2剂次接种并做好大规模接种准备;5月份完成目标人群第1剂次接种;6月份完成全部第2剂次接种。
●4月份开展拉网式摸底动员
4月份为窗口准备期。我省要全力提升疫苗接种能力和信息化覆盖水平,开展应种人员信息采集,充实基层接种力量,做好物资储备保障。各级政府组织进行广泛动员,各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原则上要求全员报名。依托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拉网式摸底动员,将辖区18岁以上居住人口全部纳入应种范围,建立应种人员花名册。组织应种人员利用“支付宝健康码、健康山西公众号、三晋通”等平台,开展接种人员信息采集录入。 采取“固定接种点+临时接种点+移动接种点”相结合的办法,大量设置疫苗接种点。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全部开设疫苗接种点,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超、广场、体育场馆等大型场所,设置集中式方舱接种点和移动接种点,力争使全省接种点总数达到1万个。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要建成1万支固定和流动接种队伍。
●太原日接种能力要达10万人次
5至6月份为集中攻坚接种期。5月份起,结合疫苗供应到位情况,全面开展集中攻坚接种工作,全省日接种量要达到80万人次以上,各市日接种能力应至少达到7万人次,太原、大同、长治、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等市日接种能力要达到10万人次。 全省卫生健康系统除保留必要人员维持日常工作和医疗服务外,全员压到接种第一线,节假日不休息,各接种点每日接种服务时间至少延长至22时。确保到5月31日前完成全部应种人群第1剂次接种任务,压茬推进第2剂次疫苗接种工作。6月30日前完成全部应种人群第2剂次接种工作。
●稳步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工作
按照重点人群优先顺序,首先安排职业暴露风险较高人群,与境外有人员货物往来的航空口岸所在县(市、区)18岁以上人群,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各类学校职工、大型商超服务人员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接种疫苗,稳步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种工作。
对于其他普通人群,要见缝插针采取灵活接种方式,分类施策、优化服务,做到“能快尽快、应种尽种”。 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党员、干部要带头接种,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各级可采取适当激励措施,提高群众接种的主动性和配合度,确保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确保疫苗全程冷链运转
疫苗采购经费由医保专项资金承担,财政适当补助。省疾控中心实施疫苗集中采购,省、市、县级疾控中心负责统筹疫苗到货、各级库存、接种进度等情况,按周精准分配供应疫苗,实行疫苗调配、到货、使用、库存、接种等信息日核查制度。各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要加强疫苗储存、运输、接种的管理,确保疫苗全程冷链运转。要严把疫苗出入关口,加强监管,杜绝从非法渠道供应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