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吴女士隔三差五就会去到位于平阳路的东泉浴园看看,确认是否已开门营业。“说的是3月1日开门,又过去半个月了,依然没有音讯,我心里着急,1000块钱的卡,才用了几次就关门了。”吴女士心急,她认为,无论如何,东泉浴园应该给消费者一个交代,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消失。
不限次数有限几次
家住王村南街的吴女士介绍,这家位于平阳路黄河京都大酒店地下一层的东泉浴园是去年下半年,准确说是国庆节后才开的。去年12月份,她儿子到这里洗浴,感觉挺好,看到店方正在开业促销,其中最吸引人的一项就是“一千办卡,有效一年,专人专用,不限次数。”
儿子回家后向吴女士说起此事。感觉距离自己家不远,吴女士有了办一张“不限次数”卡的想法。几天后,吴女士专门过去,交一千元,办了一张自己的专属卡。此后,吴女士曾去过七八次。“环境不错,水质不错,当时我感觉挺满意的。”
七八次之后,时间来到今年1月份,进入腊月,春节临近,又有疫情防控需要,东泉浴园发出通知,从1月21日暂停营业,放假关门,3月1日开始正常营业,并向消费者发出了新春祝福。
吴女士并未感觉异常,当时确实是疫情防控有要求,洗浴的人也不多,再加上春节临近,关门放假也是正常的。过了3月1日之后,吴女士感觉到了异常,东泉浴园并未准时恢复营业。她感觉不对劲,向黄河京都大酒店的工作人员咨询,被告知与他们无关,不清楚何时恢复营业。“现在才感觉东泉浴园这是使了个‘缓兵计’,然后溜之大吉了。”吴女士说。
出租场地遭受损失
接到吴女士的反映后,记者于3月17日上午去到平阳路东泉浴园。在黄河京都大酒店正门南侧,有一扇小门,门上有“东泉浴园”的招牌,两扇玻璃门被锁着。进入黄河京都大酒店的大厅,也有通往浴区的通道,但被遮挡着,上方贴有之前的“放假通知”。
就此情况,记者向黄河京都大酒店了解情况,发现酒店方也因将地下一层出租给东泉浴园而遭受损失。
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有限公司与东泉浴园(负责人黄某)在2020年10月13日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租期从2020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当时签订合同后,按照约定,承租方需要在5日内向出租方缴纳一年租金150000元,但租金迟迟无法到位。尽管如此,东泉浴园依然开业营业。在此期间,2020年10月至12月,又产生81397元水费,也未交于酒店方。2021年春节前夕,东泉浴园放假后,出租方也一直在催缴房租和水费,因联系不到负责人,未果。不得已,山西黄河京都大酒店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底发出“催收函”。明确表示,催缴时限截止今年3月1日,逾期将收回租赁房屋使用权,并视为放弃房屋内现有物品的所有权,并将此事诉诸法律。截至目前,事情依然没有进展。
涉嫌违法以案说法
就东泉浴园的相关情况,以及吴女士的遭遇,记者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此事,工作人员表示,鉴于该商家已停止营业,且相应负责人无法联系到,此事已超出消费者协会的职责范畴,涉嫌违法,建议当事人报警。
吴女士表示,她将立即报警,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前,出租方也在“催收函”中表示,要将此事诉诸法律。
针对预付式消费导致的各种纠纷,甚至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而无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情况,山西硕浩律师事务所杨贵明律师认为,此类维权的困难在于商家关门逃匿后,难以找到维权对象。有的确实是经营困难,有的则可能是恶意借此机会卷款跑路,一般的消费者耗不起时间和精力,最后不了了之。
杨律师认为,对于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发生的纠纷,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加强预付资金监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比如,健全商家登记备案制度,对从事预付式消费商家的资质、规模、资金等方面进行备案,加强事先监管;根据商家的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按照预付款项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存入银行,当出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时,保障消费者可以从风险保证金中优先受偿。此外,对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开,建立失信黑名单,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对商家设置信用门槛,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个别不良商家借此非法融资,只提供短暂少量服务便销声匿迹,以往类似纠纷,仅作为民事纠纷处理,导致违法成本太低,不良商家换个马甲又可以再出江湖,继续忽悠消费者。”杨贵明建议,针对这类商家,监管部门应当移送公安机关,以涉嫌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