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佛首回归,并州有福!高清大图国宝“回家”背后的故事

作者:摄影 贺子俊 文字 陈珊 制图 雷蕾 2021年02月21日 10:29

  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天龙山石窟佛首亮相春晚舞台。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经实物鉴定、科技检测并与历史照片比对,专家一致认为,该佛首源自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内佛像,应为1924年前后被盗。

  第8窟为天龙山石窟唯一有明确开凿纪年(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且规模最大的石窟,该尊佛首肉髻低平、脸庞圆润、露出笑容,雕刻技术娴熟、表现手法细腻、时代特征鲜明,具备北朝晚期至隋初的显著特征,是研究天龙山石窟乃至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珍贵实物标本,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暂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经历了曲折又振奋的过程。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是中原地区代表性佛教石窟,在中国石窟雕塑发展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驱动下,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几乎所有造像头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盗运境外,现收藏于日本、欧美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破坏程度在中国石窟寺中最为惨烈。此次回归佛首,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去国宝的家——天龙山石窟,再次领略它的美景,静待佛首回家。

  

(责编: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