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今日头条

一抹浅笑倾国倾城 太原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祖国”引发热议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记者 弓凤飞 2021年02月13日 07:10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

  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低眉垂睑、微微含笑,农历除夕夜亮相2021年央视春晚。

  一抹浅笑,蕴着祥和、宁静、含蓄、端凝之美。“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第八窟”“回归佛首”等迅速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门话题。

  截至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17时,由“新华视点”官方微博发起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话题,阅读数破1.7亿,8000余名网友参与讨论。

  “天龙山石窟把国民的心都震撼了”

  2月11日晚,是农历除夕夜,也是太原文物人的不眠夜。央视春晚《国宝回家》节目用时约3分15秒,传递出“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祖国”的喜讯。

  节目刚结束不久,11日23时47分,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天龙山石窟第八窟佛首造像回归祖国”的同题消息,图文并茂。

  2月12日0时15分起,他转发了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欢庆团圆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高清大图来啦”,之后,他的朋友圈密集地转发了“国宝回归!登上春晚的天龙山第八窟诠释最美佛境”等内容。

  “天龙山石窟是国之瑰宝。”刘玉伟说。“天龙山石窟把国民的心都震撼了。”我省文物系统一位王姓工作人员感慨地说。在微信朋友圈,太原市文物人用不同主题、图片表达内心的喜悦:“看到天龙山佛首回归,太激动了!”“期待国宝回到原属地”“欢迎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家”……

  第八窟北壁佛首,见证了天龙山石窟精湛的艺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物标本意义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时隔近百年,这尊佛首回归祖国,不仅让文物人激动、兴奋,也让许多普通民众欣喜不已。

  12日10时,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发布的“刚刚登场,什么是天龙山石窟”的阅读量显示“10万+”。热心网民在文末踊跃留言:“没想到大山西以这样的方式上了春晚,希望今后有更多文物回家。”“今年,石家庄提倡就地过年,不然,我非得去看一看!”“此文真乃大晋源2021年文旅宣传的第一张名片”……

  微微一笑,出自1400余年前

  第八窟是天龙山石窟最大的一个洞窟,建成于隋代,距今已经有1400余年。据天龙山第八窟前廊东壁《石室铭》记载,第八窟开凿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是杨广为其父母祈求功德开凿的石窟。

  海外漂泊近百年,国宝回归。人们对回归佛首以及天龙山石窟的感叹声、赞誉声、称许声,纷至沓来。

  “今天,你如约归来,在万家团圆时,看到你的笑,我们心生欢喜……”这是太原文物保护志愿者张亚飞的一段感言。

  “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真是太美了!”太原市民刘女士说。

  “山西的文物、文化重磅新闻一再进入公众视野,这让山西的关注点终于不再限于煤,山西的转型发展成就可见一斑。”今年过年虽然没有回到山西,在杭州工作多年的邓子杰先生看到登上央视春晚、一再被刷屏的“天龙山石窟”新闻,由衷地为家乡的发展成就感到高兴。

  天龙山石窟造像极具雕凿技艺之美。第八窟窟形是天龙山唯一的前后室中心塔柱窟,形制为前廊后室窟,沿袭了北朝时期主要的洞窟形制,是各时期中心柱窟的完美结合和再创造的结果,具有承上启下的典范作用,是佛教文化逐渐中国本土化的重要实例。

  北壁佛首具有明显的北朝晚期至隋初的特征。肉髻低平,面相丰满圆润,眼睛上挑,双目下视,嘴角内凹,露出笑容,立体感更强,承袭了“张得其肉”的塑画风格。

  第八窟窟内造像形式多变,雕刻细致实用,具时代写实感,呈现出向唐代风格过渡的特征,对研究天龙山石窟乃至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夜之间,天龙山石窟的石佛火了。”市民孙诗尧说,他相信疫情过后,全国各地的游客一定会慕名前往。

  "欢迎来山西!欢迎来看天龙山石窟!"

  回归祖国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高44.5厘米,宽33.7厘米,厚30.4厘米。素面发式,发际线无分叉,脸庞圆润,眼睛上挑,双目下视,嘴角内凹,微微含笑,右脸颊有明显斑驳形成的风化面,保留部分颈部。

  20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到世界各地。此尊第八窟北壁佛首也认定为是这一时期被盗凿出境、流失海外。

  其回归之路,经历既曲折又令人振奋。据国家文物局消息,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隋代)。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与拍卖行董事长张荣(旅日华侨,浙江杭州人)取得联系,鼓励促成文物回归。11月17日,张荣将持有的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12月12日12时,佛首安全运抵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国运兴,则文化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刘玉伟说,近年来,天龙山石窟得到精心保护,从石窟加固到周边环境的改造提升,从流失海外文物探访、研究到数字信息采集、回归,从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海内外巡展到第八窟佛首“回家”、展示,彰显的是走向复兴、走向强盛的中国力量,也留下了太原文物人孜孜不倦追索流失文物的印迹。在“刚刚登场,什么是天龙山石窟”留言区,网名为“归少年”的网友留言:“欢迎来山西!欢迎来看天龙山石窟!”“这位网友的心声,正是太原文物人的共同心声。”刘玉伟说。

(责编: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