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西省援外医疗工作45周年的特殊日子。45年、58批医疗队、1254名医疗队员……山西援外医疗队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数以万计的非洲人民提供了医疗服务,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山西援外医疗队员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
援外医疗工作是一项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我省自1975年开始承派援外医疗队,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分别承担着喀麦隆、吉布提、多哥的援外医疗任务。医疗队员们用敬业和奉献,为改善当地人民的基本医疗状况做出了贡献,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常规援外医疗任务,同时为当地培养了卫生人才,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并超额完成了国家卫健委和商务部下达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公共卫生师资培训和光明行等项目任务。期间,先后有194名队员获得受援国骑士勋章、独立勋章、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先后有4家单位被国家授予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有19人被评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武晋介绍说:“目前,我省在外执行任务的三支医疗队共有51名队员,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齐心协力,因陋就简,修好了闲置多年的麻醉机,拓展了手术业务范围和病人受众群体,开展了小儿外科腹腔镜手术,完成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方法的新技术,将‘小针刀’应用于腰腿疼痛病例,首次完成‘结肠癌根治术’等。援外医疗队精湛的医术和成功的救治吸引了很多远道而来的患者,树立了中国(山西)医疗队的良好品牌形象。”

2019年11月26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武晋为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送行。
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非洲多国陷入困境,对于我省远赴喀麦隆、多哥、吉布提三国执行援助任务的医疗队员而言,在本就艰苦的环境下,疫情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武晋说:“疫情发生以来,医疗队员们义无反顾坚守在门诊一线,解除患者病痛,并积极与受援医院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山西方案,为当地疫情筛查和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援助。在做好自我防疫的同时,还协助我驻外使馆指导中资企业和华人华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当地医院和我驻外使馆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面对新时期对援外医疗工作的新要求,武晋表示:“原有的选派模式已不能满足援外医疗工作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受援国需求,提出了整建制选派援外医疗队员的改革举措。这次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确定了24所三级综合医院为援外医疗队选派的责任单位,27所专科医院为协作单位。二是工作模式由原来的各市轮换选派改为全省24所责任单位选派为主,27所协作单位为辅配合完成,每年有6个责任单位负责喀麦隆、多哥、吉布提三个国家6个医疗点的援外医疗任务,每4年一周期。三是任务期限由原来的2年改为1年。这些改变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援外医疗队,对持续提升我省援外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武晋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和主张,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援外医疗工作的有关要求,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山西力量! ”
(供稿:温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