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山西新闻

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提档升级

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贺娟芳 2020年10月15日 07:33

  10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贯彻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9月27日,我省印发了《关于开展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实施方案》,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是我省继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民举措,对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民稳收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试点实施方案》,从2021年起,我省将在洪洞县开展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在闻喜县开展小麦产量保险试点,在忻府区开展玉米完全成本(综合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在朔城区开展玉米收入保险试点,在四县区同步开展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试点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通过探索开展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全面提升我省主粮作物保险保障程度,实现稳粮增收,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安全的政策目标。其中,完全成本保险保障程度基本覆盖小麦、玉米种植户农业生产总成本;收入保险和产量保险保障程度基本覆盖农产品产量和单价;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进一步保障有能力外出务工但仍在农村开展主粮作物生产的种植农户,不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市场因素造成种植收入的大幅减少。通过推进试点,有效降低小麦、玉米种植主体生产经营风险,充分保障农户的物权收益和劳动力收益,确保农民收入稳定。

  据介绍,自2008年起启动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12年间,我省农业保险补贴品种从最初的能繁母猪1种增加至小麦、玉米、马铃薯、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公益林、商品林、油料作物、苹果、梨、核桃、红枣、谷子和黄花等15种,基本涵盖我省大宗农畜林和省级特色产品,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仅2019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8.92亿元,是我省开展农业保险以来增量最大的一年,各级财政拨付农业保险补贴资金7.65亿元,参保农户301.01万户,涉及保险金额601.83亿元,支付赔款8.61亿元,受益农户157万户,农业保险保障服务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责编:马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