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理财频道

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助力老区奔小康

作者:梁晨霄 2020年09月30日 16:33

  2019年前,繁峙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扶贫工作队于2015年进驻繁峙县横涧乡白坡头、东水沟、孤山铺三个贫困村。当时,三村村民共505户1355人,其中贫困户186户473口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7.8%,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余元。三村自然条件差,农户靠天吃饭,且文化素质低,依赖帮扶思想严重。

  现如今,扶贫工厂、扶贫产业装点了这片厚重的土地:农家院里粮仓高垒、山脊梁上光伏设备熠熠生辉、村民们按时准点去厂里打卡上班领工资,三村186户473口贫困人口整体脱贫,乡民们在田间地头露出惬意开怀的笑容……

  脱贫路上追梦人

  缝纫机咔哒咔哒响着,一众女工有条不紊地裁片、包边,在她们手里,款式、花色不一的箱包逐个成型……这是繁峙县横涧乡白坡头村追梦箱包加工有限公司的日常情形。

  横涧乡地处繁峙县最东端。抗日战争期间,闻名中外的平型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横涧乡因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集中。2017年,为了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当地政府积极开展引导性技能培训,从河北省引进箱包加工业务,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想法有了,但厂房、机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农行扶贫工作队作为横涧乡对口扶贫单位,随即与当地政府多方协商、筹措,由政府出资20万元,农业银行资助25万元,建起了箱包加工有限公司。2019年,农业银行又为加工厂解决了2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短缺问题,并帮助加工厂注册品牌商标,打开了线上销售渠道。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陆续从加工厂订制了263万元无纺布宣传袋业务,仅此每年就为其带来10多万元利税,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也带动了80多户农民参与生产加工,户均增收10320元,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贫。

  产业脱贫是根本

  “现在养殖技术有人教,销路不愁。我还向农业银行贷了5万元,年初买了两头牛,这两头小牛长势正好,好日子有盼头哩。”贫困户老孙正在自家牛棚里给牛喂饲料。

  脱贫攻坚,产业是根。农行扶贫工作队在深入摸排、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基础上,帮助三个定点扶贫村制定了详细的“十三五”脱贫规划,针对村里每户的不同状况,充分会商,制定了分户脱贫方案。通过优选扶贫项目,项目带动、精准施策,效果明显坚定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

  农行扶贫工作队筹资51万元,支持东水沟村发展庭院养殖。2015年以来全村累计售卖肉牛127头、滩羊664只,实现收入181万元。发展庭院养殖的同时,带来的是养殖户院内和村内街道牲畜便粪横流等卫生问题。2019年,农行机关员工捐款8万元购买了村里一处养殖场,无偿提供给养殖户集中圈养,显著改善了村落卫生及人居环境。

  “造血”脱贫奔小康

  2017年,农行扶贫工作队邀请农科院专家考察了当地土壤和气候,着手推广种植中药材、经济林。为有种植意向的28个贫困户筹资采购了153亩黄芪、黄芩等药材种子。调运回白水杏树300株,免费发放给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成活率达到80%以上。针对后期销售,农行扶贫工作队组织村委完善了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确保了种植的健康发展和合作社规范运作。

  农行扶贫工作队利用三个村距离佛教圣地五台山仅80多公里优势,多方协调,无偿提供机器设备,为白坡头村贫困户引进了佛珠加工项目,主要承揽来料加工,产品主供五台山寺庙和旅游门店,利润可观。2019年,农行扶贫工作队还积极协助村委会争取到了东水沟村400亩土地、白坡头村1000亩土地,明显提升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扶贫济困,重在扶志与扶智。农行扶贫工作队积极争取到农总行团委和省行团委组织的一对一捐助贫困学生救助行动名额,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33名和20名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帮扶救助。每年为三个村所有在册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

  东水沟村村民碾米、磨面需到10公里之外。2018年农行扶贫工作队向农行申请捐助2万元,在东水沟村创建了“省农行捐建便民磨坊”。2019年农行又出资2万元,农行扶贫工作队分别在白坡头和东水沟村创建了“爱心超市”。通过脱贫项目带动、合作社务工、种植养殖等多种方式,真正实现贫困户“务工有工资、利润有分红、收入有保障”。村民有了“来钱道儿”,日子过得越来越“牛气”。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