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饮浪费逐渐深入人心。近段时间,越来越多的省级、市级餐饮类协会、机构加入到制止餐饮浪费的队列中。比如,学校纷纷行动起来,多所高校采取举措,让勤俭节约理念深入人心;旅游业也采取多种措施,倡导游客文明节俭用餐。机关食堂也没有置身事外,这几天,各地密集公布了一批制止机关食堂餐饮浪费的实施细则。
目前,达到一定人数的机关单位,大多数设立了自己的食堂。单位食堂不仅干净整洁,而且美味实惠。
党的十八大以来,很多单位食堂积极响应厉行节约的号召,采取了很多遏制奢靡之风的做法,比如说大力推行“光盘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不必讳言,单位食堂的浪费现象,是一直存在的。除了公款吃喝躲进单位食堂造成的铺张浪费之外,一般工作人员吃的“大食堂”,也存在很大的浪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与一些单位食堂特殊化运作、封闭式运行,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很多单位食堂,与市场处于半脱轨阶段,外界更是很难看到其真实运营情况。只花一元钱或者很少钱,就能吃一顿不错的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餐者的价格痛感,影响了他们浪费的负罪感。而与外界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平行世界,也导致单位食堂缺少应有的监督。
单位食堂应该成为制止浪费的榜样。纵观各地机关食堂制止餐饮浪费的做法,既上接天线,也下接地气,既有原则上的要求,也有细则上的靠实。比如,8月12日,山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印发了通知,明确机关食堂要按照健康、从简原则提供饮食,实行自助用餐或供应小份菜、半份菜,还提到了近期广受关注的“N-1点餐模式”。而河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对于食堂厉行节约和就餐人员文明就餐情况,将派驻食堂监督员全程进行监督和提醒。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能有局外人、旁观者,单位食堂要当制止浪费的表率,做制止浪费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