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娄烦: 交通扶贫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来源:太报全媒体 作者:全媒体记者:王昕 通讯员:刘继臻 2020年07月29日 17:03

  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娄烦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程,娄烦“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的托起了百姓的致富梦,交通扶贫为全县脱贫攻坚决战完胜注入不竭动力。

  变了农村

  昔日的娄烦,群山合围,川壑织阻,地貌复杂,地势高低悬殊,交通十分困难。尤其是农村,不少村庄不通公路,不通机动车,百姓出趟门那真是费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娄烦县“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娄烦县交通运输局抢抓机遇,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8公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折合里程约500公里。下大力气改造提升了5条县际公路,打通了东西南北出口,实现了全县所有建制村通水泥路、所有建制村通客车目标。

  随着道路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让娄烦的特色土豆、优质小杂粮、有机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运出了田间,飞出了农村,卖到了省城以至于全国。

  活了产业

  因为交通的不便,多少年来娄烦的农业一直处于传统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模式,如今随着

  短短的几年内,娄烦全县142个建制村、47个较大的自然村全部通了水泥路,而且还针对农村蔬菜大棚建设、特色杂粮基地建设、油用牡丹、经济林建设等修建了多条产业路、园区路、林间路、旅游路。这一条条道路的修建,一夜之间改变了娄烦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让娄烦的农业活了起来,壮大起来。

  靓了景点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打通了偏远村庄的交通脉络,也成就了一条条美丽的交通走廊景观带。

  方便快捷的公路运输让娄烦的一个个景点串起来、活起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云顶风光、汾河晚照、龙和胜景、周洪古刹以及三教寺、花果山、高君宇纪念馆这一个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名胜景点、红色教育基地,因快捷交通不再遥远,每天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村民们收入一天天增长。

  如今,来娄烦旅游、观光的人比过去多了,来洽谈项目、投资合作的人比过去多了。绿水青山正转化为金山银山;红色资源、古国文化、观光农业正转化为娄烦的一张张名片。

(责编: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