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产生的废渣不再填埋。随着又一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山西煜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启动污泥综合利用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设——将污泥制成环保砌砖。这不仅为污泥的生态处理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还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污泥成为原材料
7月6日,山西煜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闻不到熏人的臭味,只看到一间又一间全封闭生产车间。在储存池的生产车间,黑压压的污泥变身的第一道工序是“破壁”,简单来说就是脱水(通常污泥含水量80%)。
“容积2000立方米的储存池下有一套巨大的搅拌设备,污泥脱水后会继续搅拌将其打散,再混合其余的固体废弃物,成为建材砌砖的粉末状原料。”山西煜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解建宇介绍说。经过几年的科研攻关,该公司污泥综合利用中的“破壁”“混合炼制”两项核心技术相继获得国家专利。“固废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是关键。我们用于科研中心的投资有上千万元,污泥、炉渣、煤矸石等固废处置方面的技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解建宇说。
“山西煜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污泥综合利用生产规模是全省最大的,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作为我省危化品应急救援处置的专家,从事化工研究近30年的公司负责人张玉杰介绍说,公司研发团队在固废综合利用方面已拥有9项国家专利,目前正研究将炉渣等固废制成水泥,正式投产后,每年可资源化利用炉渣30万吨。
产品销路不发愁
污泥“破壁”后,与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破碎混合后进入陈化库陈化。陈化后的物料炼泥,经挤砖机、切坯机、环形炉窖烧制等工艺后,烧制成建材砌砖。除广州等城市外,这种新技术在我省首次采用。
“目前每天可消纳700吨污泥,占全市污泥产量的七成以上,制成数万块新型环保建材,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张玉杰说:“污泥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1000℃的高温下,都得到了有效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这种新技术解决了污泥环保处理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的。目前,砌砖的年产量约60万块,主要销往河北等周边省市,供不应求,利润可观。
污泥不再一埋了之
据悉,我市建成区现有7座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100多万吨,产生污泥近1000吨。
过去,污泥的处置以无害化填埋为主,既占用土地资源,又有污染环境的安全隐患。按照环保产业不断升级的要求,简单的无害化填埋已不再适用。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的相关要求,我市污泥处置走上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道路。
目前,我市污泥处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位于清徐县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内的污泥处置中心,将其制成肥料;另一种就是山西煜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污泥制成环保建材。两种方式都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达到了固废处置的“共赢”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