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6月24日从晋源区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推进晋祠大米提质升级,目前优种覆盖率已达到95%。政策、生态、市场齐发力,让“晋祠大米”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
加强政策扶持
加大资金、技术、管理、设备扶持力度,区政府对种植水稻的合作社、企业或村集体每年给予1000元/亩补贴。同时加强新品种引进,优种覆盖率达到95%。截至目前,全区晋祠大米种植面积达3000亩。
推动技术提升
建立晋祠大米加工厂,建成占地30亩的温室大棚育秧基地,在全市首次大规模采用机械自动育秧生产新技术,水稻亩产量由原来的800斤上升至1200斤。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在300余亩的稻田公园试点设立稻虾、稻蟹立体生态混养基地,综合效益预计比单种水稻提高2倍以上。
助力品牌振兴
组织成立晋源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协会,聘请专业化策划团队对晋祠大米品牌进行策划,全面推行统一育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包装、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方式。联合线上线下商超平台加速晋祠大米品牌传播,诠释“旅游+”“生态+”新模式。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