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21年何文虎为260人点亮生命之光 6月17日,家住小店区的何文虎来到位于晋阳街口的献血屋,第115次捐献血小板。他已连续义务献血21年,捐献全血20次、血小板115次,累计献血量逾7万毫升。在他的“山西省无偿献血电子证”最新记录里,已有260人因使用了他捐献的血,点亮了生命之光。
献血“上瘾”
49岁的何文虎曾是国企员工,后来干过很多职业,第一次义务献血是在1999年。
“当时跟同学聊天,看见他有个铝制钥匙牌挺稀罕,一问哪来的,才知道是义务献血的纪念。觉得这是种荣誉,咱也想得到一个。”随后,何文虎蹬上自行车到南宫广场,上献血车撸起袖子,一年两次捐献全血。
献血次数多了,他认识了一些同样热心的市民。他偶然发现,有人比他献血的记录多,可却没他献血年头长。明明一年只能献两次全血,为啥会有这情况?
一打听明白了,人家每14天去捐献一次成分血,也就是献2个单位血小板,这一次就相当于献血1600毫升的荣誉,记录自然蹭蹭往上涨。 何文虎不甘“落后”,大约在10年前也加入捐献成分血的行列,近几年基本都是一月献两次。“献成分血,每14天即为一个捐献周期,能使更多人受益,我有点’上瘾’了。”
身体受益
作为市血液中心和各大献血屋的“常客”,何文虎几乎每年都荣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无偿献血金奖。
何文虎说,除这些荣誉,多年的献血经历带给他科学的健康理念,他的亲身经历也证明,献血对身体好处多多。这21年来,他感觉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了,连头疼脑热都很少。
“从科学的角度讲,长期献血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刺激肌体造血系统生成新的血细胞,使造血系统保持活跃状态,对心脑血管系统都有良好的影响。”
何文虎曾是个185斤的“胖子”。2012年一次献血前检查,他被测出血压偏高,不符合献血条件,当场被医护人员拒献。缓了一段时间后再去,又被拒,第三次去还是不行。索性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不仅血压高了,还有脂肪肝。 为捐赠合格血液,在吃药和锻炼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从此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快走7公里,然后打会儿篮球放松,这样每天掉肉一两半,半年减掉19公斤,腰围变回二尺七。一检查,各项指标都合格,又能献血了。
带动他人
作为一名“献血大户”,何文虎本人却十分低调,平时很少提及自己的“壮举”,只偶尔在同学群等相熟的人之间分享献血经历,或是跟志同道合的人宣传献血健康理念,以感召更多的人加入。5年前业务不忙的时候,他跑过一段时间“滴滴”,建过32个车友微信群。在他的带动下,车友组织过义务献血,随后有些人也加入了献血队伍。“还有一起打羽毛球的球友,很多人也受感染,成了定期捐献血小板者。”何文虎说。
对何文虎来说,无偿献血带来的快乐是其他任何事都不能比的。每次献完血心里都特别踏实,2个单位血小板能供4至5个人使用,这样算下来,能救不少人。
“作为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的价值观是人不能独为自己而活,在满足自己生活的前提下,一定得为社会做点什么。大的能力我也没有,献血这种小事,能让我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何文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