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的餐桌,承载的不仅是我们的一日三餐,也是饮食文明、社会文明的延续。本着拒绝浪费,节俭用餐,我们曾执行“光盘行动”,彰显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美德,也是对传统餐桌文明的延续。而今,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行分餐进食、使用公筷公勺开始成为时尚。
推行分餐制,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段时间,因“一顿聚餐感染一群人”的疫情报道引起公众关注,各地除了倡导人们不串门、不聚会,还包括不聚餐。正如专家所说,共餐制最大的弊病在于,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借由餐具传播,增加了共餐者交叉感染、罹患传染性疾病的风险。疫情让我们“吃一堑,长一智”,遵从以分餐进食、使用公筷公勺等为标志的餐桌文明,显然值得提倡。
推行分餐制,非但不会显得生分,反能凸显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态度。在围桌共餐时,动用自己的筷子勺子,你给我夹口菜、我给你舀勺汤,看似亲密无间,其实在不拘小节之下,已给自己与他人埋下了卫生健康隐患,也是缺乏现代文明素养——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表现。分餐进食,是阻击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也体现着个人文明素养,以及对他人健康权利的尊重。
推行分餐制,需要主动转变传统情感交往观念。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是出于健康卫生的考量。所以,无论尊长亲友,都不要觉得分餐进食是对自己的不敬、不亲热。不分彼此地筷来箸往,病毒则有隙可乘。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实行分餐制的重要性,了解文明卫生进食的相关行动公约,并在生活中随时践行,补齐以往的餐饮短板。
推行分餐制,需要宣传引导、制度规范,也需要餐饮行业严格执行。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纷纷发布行动公约、出台举措,推广“新餐桌文明”,此乃好事。期待各地都行动起来,共同推动这次“餐桌革命”,也希望各地餐饮行业常态化主动引导、促进顾客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当然,以分餐进食为标志的餐桌文明教育,也应该走进课堂、走进家庭,社会餐饮文明的进步需要从娃娃抓起。
历史上的每一次战“疫”过后,都是新文明形态出现的契机。通过此次疫情,如果让分餐进食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并得到良好践行,成为国人生活新风尚,必将功在当代、利在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