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两位外出执行公务的辅警,在北格镇附近遇到一位昏迷不醒的老人,两人立即施救,方法得当,措施到位,为老人转危为安争取了时间。4月27日中午,一名骑电动车的老年人,摔倒在小店区北格镇一处十字路口,陷入昏迷,头部外伤出血。有路人介绍,当时情况危急,人们不敢贸然上前施救。就在此时,两位身穿警服的男子发现异常后,迅速采取措施,对老人展开了救助。随后,两人还帮助报警,并试着拨打了老人亲属的电话。
记者随后了解到,当日救助受伤老人的两位身穿警服的男子,是晋中市公安局太谷分局交警大队辅警白晨蛟和李瑞锋。
据了解,两位同志从太谷区前往晋中交警支队执行公务途中,因太谷通往榆次的108国道封闭施工,须经太太路绕行北格镇。中午12时许,白晨蛟驾驶警车返回太谷途中,在339国道与太太路交叉口左转弯时,发现十几米外的路口西北角地面上有异常。
“当时,路口的车流量较大,我从远处看去像一个人趴在地上,但不能确定。”虽说看不清,职业的警惕性还是使白晨蛟放慢了车速。仔细看,他终于确定确实有个人趴在路面上,旁边还倒着一辆电动自行车。
白晨蛟立即停车,他和同事李瑞锋跑到事发现场,发现趴在地上的是个年龄约60岁的老人,多次呼喊没有应答。从现场情况判断,老人摔倒瞬间面部朝下,头部受到重创,眉弓、额头部位正在出血。
当时,现场附近过往的机动车很多,速度还很快,为防止其他车辆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两位同志凭着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迅速将警车停在老人所在位置的来车方向,并摆放了警示标志。
打“120”急救电话,打“110”报警。之后,经过多次呼唤,老人终于可以断断续续和他们对话。“手机,口袋,我儿子……”根据老人提示,白晨蛟从其口袋里找到手机,拨通了老人儿子的电话。
此时,李瑞锋从警车上拿来一瓶纯净水备用,但白晨蛟听到老人说“胸口疼”时,便没有向老人喂水。他解释,老人倒地瞬间明显受到重创,万一体内脏器受损,喝水可能导致更严重后果。事后,急救人员点评:“很有经验,伤者情况不明时,最好不要贸然喂水”。
十多分钟后,老人意识逐渐清醒,北格派出所民警也赶到现场,大家合力把老人扶到路边,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 “不愧是做交管工作的”“处置过程非常专业”……白晨蛟和李瑞锋离开现场时,路人纷纷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