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发现一只猫头鹰,怎么处理?”
“您好,请说一下您的具体地址,我们立即前往。”
3月2日上午10时26分,太原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宁英海科长突然接到市民来电,一场紧急救助猫头鹰的行动随即拉开帷幕。
经了解,市民王先生在万柏林区兴华南小区兴源5号楼底商东发现一只猫头鹰,无外伤,但无法飞行。宁英海立即电话通知万柏林自然资源局负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郭森主任。
“您好,我们是万柏林自然资源局负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工作人员,因在兴华南小区兴源5号发现一只需要紧急救助的猫头鹰,我们申请进入该小区。”11时20分,郭森赶到了兴华南小区,并与当地社区负责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沟通后,进入了该小区,找见了受伤的猫头鹰。

猫头鹰身体紧挨着墙角,王先生给猫头鹰准备的水、肉,猫头鹰看都不看。两只恐惧的眼睛望着周边的一切。郭森看到,该猫头鹰耳羽簇长,位于头顶两侧,白色而缀有黑褐色的皱翎完整,它的的翅膀已无力张开,在人走进它时,它极力地想向后缩,但身体已经不停指挥,属于生命垂危阶段。
通过郭森发来的图片,宁英海确定为该猫头鹰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鸮,在太原市广泛分布,并初步判断其为冻饿所致,如果不紧急救助,有可能存在生命危险。

郭森拿着一个塑料尼龙袋,小心翼翼地将这只惊恐的猫头鹰装了进去。然后,指导市民王先生对猫头鹰呆过的地方进行了消毒处理。
在听了郭森电话告知的情况后,宁英海立即联系太原市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请求接收猫头鹰进行进一步病情观察。
下午2点30分,该只猫头鹰被送至太原动物园。经过联合会诊,发现该只猫头鹰无外伤,无疫病,先在太原市动物园进行救助。
宁英海介绍说,近日来,随着天气转暖,鸟类活动逐渐频繁,但因食物相对匮乏,极易产生冻饿现象。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要求各地加强野外巡护和救助,在候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集中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及沿汾河沿线的各重点湿地,安排巡护值守,对发现的伤病个体及时救助,待其恢复后及时放飞,发现食物短缺及时补充,发现候鸟疫病,要及时报告。同时,要求各地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开展关键区域巡护、联合执法检查和应急值守,加强春季鸟类保护管理,严厉打击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查处非法繁育、出售、购买、携带、寄递、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