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打好防疫复工“组合拳”
2月25日,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大街(一期)建设工程,复工已经一周。施工现场,伴随着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的广播和此起彼伏的机械轰鸣声,工人们戴着口罩紧张有序施工,挖掘机正在挖土方,压路机忙着压实路面,拉运土方的装载机来回穿梭……公司运转的“齿轮”,开始加速。
科技大街(一期)建设工程是阳泉开发区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该工程计划投资8700多万元,建设长1.2千米、宽25米的道路。科技大街建成后,将对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推动东区工业园壮大、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复工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经过体温检测、车辆和人员登记等程序,记者来到施工现场。“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返岗人员防护建议”“防御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要做8件事”等内容的条幅和漫画格外醒目。几名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给办公区、应急隔离区等消毒消杀。防护物资储备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核查进购、发放防疫物资。“做了许多工作,但还要细之又细。”公司副经理杨人杰再三叮嘱。
道路一侧是电缆沟施工现场。按照施工需要,平时在工地的工人有近180人,疫情防控期间,公司按照人员最少化原则组织复工复产,目前只有近60名工人,且全部为本地人。杨人杰说:“管理人员全部到了项目一线,防疫巡查,都上手。”
防疫是重中之重。每天早班,企业组织专人给工人测量体温、登记在册。午饭由公司统一订购,按班组实行分批次、分区域用餐。此外,公司还储备了2000个口罩、100双一次性手套、4箱消毒液、2把红外测温仪等,按目前每日消耗量计算,可满足半个月内工地的消毒和个人的防护。
原料进不来,配套跟不上。企业复工的这些堵点,就是党委和政府精准施策的“靶点”。阳泉市建立“一企一策”协调服务机制,政府派员驻厂,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
【孝义市】经开区吹响重点项目建设“冲锋号”
2月24日,孝义经济开发区投资153.91亿元的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的7个项目,涵盖煤化工、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等多个领域。
该市聚焦开发区主战场,打响今年转型项目攻坚第一战。科学谋划了概算总投资484.8亿元的76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8亿元。其中产业转型类30个,概算投资353.7亿元;基础设施类17个,概算投资26.4亿元;社会民生类29个,概算投资104.7亿元。特别是把开发区作为转型项目主战场,谋划实施开发区产业转型项目20个,概算投资338.8亿元,占全市产业项目投资的95.8%;同时,储备了概算投资909.57亿元的12个转型项目。
孝义经济开发区项目集中开工,传递了战胜疫情、逆势前行的坚定信心。只有做好严密的疫情防控工作,企业的开复工才能顺利进行。有关部门表示,将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坚决防止因工作疏漏引起的疫情蔓延。
【祁县】17个新建项目集中开工
2月26日上午,祁县17个新建项目集中开工暨复盛公医药产业园奠基仪式在祁县经济开发区举行,项目总投资达28亿元。
这些项目包括:创新动能更强、产业布局更优的今麦郎无菌生产线技改、雷麦电子非晶纳米晶合金超薄带材生产线等工业类项目;辐射带动更大、发展基础更牢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现代农业类项目;转化收益更高、城市功能更全的二支退及丹枫西路至三支退雨污分流管线工程、经济开发区道路及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类项目;让群众获得感更多、群众幸福感更强的中通物流园、祁县中学教学楼宿舍楼、王维水墨诗国小镇、尚巾智慧康养社区等社会民生类项目。这些项目将成为该县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祁县坚决贯彻省市项目建设要求,确立“决胜项目建设主战场”目标任务,成立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县领导包联的重点项目推进领导组和专项工作机构,实行“1341制度”。县领导和责任单位主动深入项目现场,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动项目落地落实,为重点项目快引进、快审批、快落地、快投产营造宽松、高效的政务环境。
本报记者白雪峰裴云锋
本报通讯员张泉东刘锋张世川郝丁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