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李渊)疫情期间,倡议隐身,当宅男宅女做听话宝宝。但必要的日常必需品还需采购,例如蔬菜和水果,各位亲,你怎么解决?
传统集贸市场及超市 市民避之不及

正常时,市民多数会选择去集贸市场及超市购菜,选择余地大,可挑选可货比三家,更重要的还是有这一丝烟火味,偶遇老邻居,照面老主顾,唠唠家常话。而今日,却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场所。
春节过后,还有不少商铺仍未正常营业,多数是 源于疫情影响,即使开门迎客,也门可罗雀。直至购菜高峰时,多数顾客也是有序排队等候,“保持距离”已成常态。超市里的新鲜蔬菜供应齐全充足,加之消毒工 作到位,也是不少市民的选择。即使如此,超市的人流量远不如平日。正在购菜的张大妈说:“我尽量备足几天甚至一周的蔬菜,减少外出频率。”
线上买菜成突破口
传统菜场受“冷落”,线上买菜则成了突破口。以省城太原为例,美团外卖、京东到家以及美特好全球蛙,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线上订单激增三四倍,更多市民关注集中关注运费、送货时间、新鲜程度及称重等。
网友装修工人表示:这段时间的疫情,培养大众网上购买蔬菜的习惯。但是如果在网上买到的蔬菜总是不如线下买到的蔬菜的质量。那么疫情过后,相信很多人还是不会选择在线购买。
社区物业主动担当 勇当业主的代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城市中的基层细胞 ——社区,为抗击疫情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平时被业主吐槽的社区物业担当起主力军作用。在省城太原某住宅小区,居住业主几千人。针对特殊时期业主居家期间 米面蔬菜短缺的难题,该小区物业推出了为业主就近代购蔬菜水果、粮油米面的服务,物业人员亲自将物品及购物小票送到业主的手中,这一举措受到了业主的纷纷 点赞。

在临汾和晋城,一辆辆挂着“抗击疫情、爱心超市”字样的公交车满载方便面、鸡蛋、香肠、粮油及各式各样新鲜蔬菜等生活用品开进小区,为“宅”在小区的群众送“菜”上门。
“自产自销” 阳台种菜体验田园生活

宅家“自产”蔬菜,新鲜菜照样吃,还很有成就。近日,在社交平台及短视频平台,不少网友利用这个“超长”假期,充分体验采菊东篱下。可乐瓶自发豆芽、 水培蒜苗等短至3天即可收割的新鲜蔬菜很受追捧,热爱生活的各位网友已经撸起袖子开始种啦。
网友向日葵说:就算不为吃,一小樽生机勃勃的绿色小盆栽,能为焦急的心情送去片刻舒爽也是不可多得的快乐。
可见,疫情之下的“冬天”注定难熬,但各位亲爱的网友却等待着春暖花开,依旧向往回归美好生活。
最后,温馨提醒,买菜时的注意事项:
●出门之前,带好两样东西,一次性纸巾+一次性手套。
●只要想出家门,就一定要先戴上口罩。
●建议您开家里门栋的门或者是开超市的门的时候,都要使用一次性的纸巾,用完之后即用即抛到垃圾桶。
●进入超市的时候,一定要先把一次性手套带上后再去推车,因为这种手套特别的薄,所以如果您挑比较尖锐的东西,一定要注意。
●如果边上人比较多,都在排队咱不去凑热闹,根据目前的情况,能主动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到1.5米的距离。
●建议您选购完商品之后,最好能分成两个购物袋装,对于蔬菜、水果,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要选择有塑料包装的那种新鲜蔬菜,如果没有,那么也不必计较,比如大颗白菜可以单独用一个比较大的塑料袋装,而像罐头、包装酱菜等外面有塑料包装的商品放一个袋子!
●这里有一个细节,结算的时候我们的手套往往需要摘下来,摘下来的手套就不要再戴了,结算后,之后再戴上新的一次性手套。
各位老西儿,疫情期间,你去哪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