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不同寻常。然而,在这个格外冷峻的春天,为助力抗击疫情,太原白鸽服装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白鸽公司)的员工们,从大同,从运城,从太原的各城区赶回工厂,70多名员工加班加点,每天缝制5000只口罩,源源不断地供应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新华化工)。
齐心,紧锣密鼓接任务
1月28日(正月初四),市工信局的一通生产电话打到了白鸽公司。面对上级部门的询问,公司董事长秦敏毫不犹豫立下军令状:只要车间的设备符合要求,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
放下电话,秦敏立刻带人到山西新华化工考察产品和设备。“看了生产线后我们觉得没问题,当晚,各部门负责人就通知职工尽快返回。”
车间工人不少春节期间返乡过年,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这些员工返程成了难题。
家住清徐的宋娟给组长打来了求助电话:“村里的小交通停运了,怎么办?”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及时回到工作岗位,公司安排车辆连夜将省内的员工接回。1月29日(正月初五)一早,员工们陆续赶到公司。一进车间,大家就进入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别看只是小小的口罩,也有16道缝制工序。”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史晋安介绍。 一个小时,员工们就全面掌握了工序要领,第一批试做的100只防护口罩很快在员工们手中诞生,经检验全部合格。紧接着,大批原料从山西新华化工运到,到岗的70多名员工当天全面投入口罩生产,在缝纫机前发起抗击疫情的一次次冲锋。
快干,不到五千绝不下班
2月8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白鸽公司的缝制车间里依旧一片繁忙。员工们匆匆吃一碗元宵,顾不上休息,就又投入了生产。
缝制车间二组组长李小英在工位上紧张地工作着。对于多年从事服装生产的员工来说,缝制口罩并没有技术难度,但劳动强度要比制作服装大许多:一个工序只需短短数秒就可完成,但这样简单的动作每天都要重复4000多次。“需要不断地暂停、换边,精神要高度集中,不然就会出废品。不过,再苦再累都要咬紧牙关,多生产一件防疫物资,就多一个人得到保护。”
“多一点,再多一点,不到5000只不下班。”在这样的鼓励下,有缝制经验的员工都上了生产线,不少后勤工作人员也尽己所能为抓紧生产出力:
曲志成,平时握笔的手拿起剪刀,动作难免有些笨拙,神情却十足的专注。
纽燕,接到通知就带着婆婆、丈夫和4岁的孩子一起从大同搭私家车赶回太原:“一起回来就能安心工作,困难面前我们要一起应对。”
景爱梅,离开生产一线已经十几年,这一次又操起了老本行:“比不得姐妹们那么熟练,就尽自己的本事加油做!”…… 连续的加班,70多名员工谁也没有喊累,谁也不计报酬,大家拧成了一股绳。连续十天,每天都有5000只口罩源源不断地运往新华化工。“每一道工序我们都高质量要求,口罩出厂后送到源头企业进行消杀处理,经过包装以后最终出厂,保证每一个口罩都是安全的。”白鸽公司缝制车间技术质检部主任梁明建说。
担当,所以从不措手不及
车间里紧张忙碌,楼上秦敏的办公室里,电话也响个不停。“市场上口罩紧缺,得到消息来要货的太多了,对此我们态度坚决:只负责口罩代加工,决不会为了利益,让未经消毒的口罩从我们手里流向市场,拖疫情防控的后腿!”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目前,白鸽公司正在积极联系设备及原材料厂家,几个分厂也已经准备就绪,一旦条件成熟即可开工。“其实,面对这次突来的重任,我们并没有措手不及。早在正月初二,在看到中国产业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出的提前复工,保障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重要物资供应的倡议书后,公司的领导班子就达成共识:尽管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只要抗击疫情需要,我们一定迎难而上。”
作为一个有着65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负责人,秦敏表示:“在这个非常时期,太原的本土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能为抗击疫情奋战在生产一线是全公司的光荣,我们会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把车间当战场,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交给的任务。”2月3日(正月初十),一场特别的入党仪式在白鸽公司缝制车间举行:公司党委组织在一线生产的党员与两名预备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鲜红的党旗在车间高高飘扬,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回响在车间:“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