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太原市17个急救站点、600余名急救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出发。
在这场战“疫”中,“120”的急救人员承担着全市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以及所有发热患者的转运任务。24小时,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需要,他们分秒必争完成转运重任,并用真情温暖着患者。
-“如果有顾虑,我们在楼下等”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市急救中心市二院站接总调任务:府西街有一男性患者发热37.4℃。
当班护士立即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患者虽然没有武汉外地史或接触史,但与护士对话时,总是支支吾吾。经验丰富的急救人刘国峰感觉到了患者的顾虑。他接过护士手中的电话说:“您好,我是出诊的急救人员,你不用过于担心顾虑,鉴于特殊疫情时期,院前无法进行明确诊断,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您及家里的基本情况。”“家里有孩子吗?您现在发热,介意我们穿隔离服去接您吗?”“如果有顾虑,我们在楼下等”……电话那头传来声音:“您这么一说我就不担心了,家里有两个孩子,辛苦你们在小区大门外稍等,我自己下楼,谢谢!”
短短几句话,拉近了急救人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刘国峰说:“疫情对所有人都有影响,出现担心或是焦虑等,也是人之常情。我们要多为患者考虑。”
-“别怕,我们等您”
2月3日,农历正月初十,市急救中心中医站接到一趟特殊的总调派诊:某村有一户人家有武汉旅行史,已在家自行隔离10余天,但是夫妻两人均发热37.5℃。
医生冯景、护士长赵雁、车队长王秀福立即全副武装赶往现场。然而,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患者家大门紧闭。据村委会主任反映,患者害怕,也很烦躁,不愿意去医院。此时,急救人员拨通了患者电话:“您好,我们现场不具备检测条件,去医院检查一下,对自己、对家人及身边人都是一种更好的保护。”“您也别太害怕,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你和家人商量一下,我们等您。”……经过反复沟通交流,一个小时过去,终于做通了患者的思想工作。
-“放心吧,我们陪着你”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20时30分,市急救中心小店站接到总调派诊,在小店区某小区有一患者心脏不适,需要救护车。总调前期询问患者无发烧,没去过外地或有接触史。
接到指令后,按常诊出车,急救人员只做了一级防护。到达现场接诊后,急救人员为患者吸氧、做心电图检查,常规测体温(36.1℃),并询问病史。询问中,才得知患者害怕和家人交叉感染,一个人在外面住宿。在急救人员的追问下,患者最后才说出与武汉人有过接触。
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遇发热患者,急救人员应采取二级防护,即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面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鞋、工作帽全套防护。而此时,出车的急救人员也顾不了太多,立即就近将患者送往山西白求恩医院,在分诊台为患者再次测量体温,显示37.3℃。于是,立即将患者送去发热门诊就诊。看着患者紧张、焦虑的神情,这两位曾参与抗击非典的急救人对视后,对患者说:“放心吧,我们陪着你。” 5个小时过去,患者化验结果出来了,显示阴性(患者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急救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此时已是凌晨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