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各大快递企业大力推行“隐私面单”服务,在快递面单上用“星号数字”或“笑脸数字”来代替中间几位手机号码和用户的名字,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消费者的快递信息安全隐患再度浮现,快递包裹信息面单上完整显示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和详细地址,不再打码隐藏。“隐私面单”早无技术壁垒,是什么原因使得包裹信息不再隐私?快递的“隐私面单”服务,现在还在实行吗?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面单不“隐私”
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包括韵达、 EMS、圆通、中通在内的多家快递企业不再使用“隐私面单”。家住财大宿舍区的梁女士对记者表示,她在“双11”期间收到的多数包裹已不再隐藏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有时同一平台购物,同一家物流公司配送,有的是‘隐私面单’,有的则不是。”“最近几个月收到的快递里除了一个包裹隐藏了手机号中间四位外,其他六个包裹都没有对个人信息进行隐藏。”市民乔女士告诉记者。消费者所说的隐藏了手机号中间四位的面单,就是多家快递企业推出的“隐私面单”。 记者采访了十余位消费者和多家菜鸟驿站后发现,韵达、百世快递、 EMS、圆通、中通等多家快递企业承运的包裹单上不再使用“隐私面单”。其中,也有乔女士遇到的类似问题,同一行政区和同一寄件时间下采取的用户隐私保护方式也有所不同。
企业不“强制”
2017年4月,菜鸟网络通过联合EMS、百世快递、中通、申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天天、德邦、圆通、韵达等主要快递公司,上线了“隐私面单”,其面单中消费者的手机号码不再完整显示,而是隐藏部分数字,家庭住址信息也做了技术处理。有数据显示,主流快递企业电子面单普及率已经达到90%。可见,基于电子面单基础而生成的隐私面单,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可是为何保护隐私出现退潮? 记者采访中通、圆通、韵达等几家快递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得知,“隐私面单”仍在实行,但每家快递企业的执行方式不一样。有的快递公司面单上用户信息默认为隐藏状态,有的快递公司面单上的个人信息是不隐藏的,一般情况下,快递员会按照以往的习惯下单,即默认不隐藏,用户如有需要,要在寄件时自主选择这项服务。另外,“隐私面单”仍在推行,只不过现阶段是否使用菜鸟系统“隐私面单”,多数是由商家自行决定的。发货商家只要安装了特定的云打印组件,就能够打印出“隐私面单”贴在包裹上面。
自律不可行
令人惊讶,“隐私面单”实施与否,居然取决于快递员个人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不少快递企业实际上并未真正推行这一做法。“隐私面单”也并未纳入快递业管理机构的强制使用范畴,仅靠快递链条上各环节的自律。
对此,业内人士称,靠行业的自律很难保证推行,不少消费者收到过关于快递的虚假短信,这说明已经有不法分子利用用户隐私和快递安全问题进行诈骗。快递企业不仅要增强快件处理能力,而且要保护好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隐私面单”的培训、管理也要纳入常态化运营。现阶段“隐私面单”属于不强制要求阶段,快递企业仅做技术推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负起监督的责任,才能真正做到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此外,快递“隐私面单”能够减少消费者随意丢弃快递箱泄露个人信息的隐患,但是难以解决快递企业系统内部的信息买卖以及黑客侵入等造成的隐私泄露。因此,建立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和侵害补偿与惩罚机制也非常重要,只有设置监督机构,才能为个人信息安上一道“保险阀”。 本报记者贺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