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发布了“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9年7月、8月、9月月度人物。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孙郁芝获评7月“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成为山西此次唯一获此殊荣的医务工作者。

扛起中医药复兴大旗
据了解,孙郁芝今年已89岁高龄,是全国名中医,坚守医学事业长达50余年,一生单纯、执着、淡泊、仁爱,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肾小球炎,被誉为“中医治疗肾病的里程碑”。
像孙郁芝这样的好大夫,在山西省中医院不胜枚举。全国名中医王晞星,对待病人无论贫富,用心皆一,药简效宏,身心兼治;肝病专家梁瑞敏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以仁心仁术为追求,潜心肝病治疗研究,他常说:“患者以性命相托,我没有权利辜负。”
多年来,山西省中医院先后涌现出刘光珍、张晋峰、宋明锁、李建仲、赵立新等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
山西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近年来,山西省中医院将创新视为己任,毅然扛起中医药文化传承、复兴、发展大旗,秉持“善仁、精医、传承、致远”之院训,以“中医特色立本、服务患者至上”为宗旨,在栉风沐雨中精研医药,突破不断,打造中医特色疗法,为山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据了解,山西省中医院在便民、惠民服务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优化细化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经过不断积淀与创新,百余项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尤以头针、通督正脊两项疗法最为独特、有效。
为了给患者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寻医问诊服务,山西省中医院创造规范、安全、温馨的医疗环境,推广微笑、满意服务。其间,山西省中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先后增加电话、网络、微信、手机APP、门诊窗口、诊间、医生、护士工作站等预约渠道,医院还增加了碎片预约、当天号源网上预约功能。同时,院方投入共享轮椅,前两小时免费使用,目前已使用2500余次,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此外,医院设立志愿者服务台,开通军人优先、计划生育特困绿色通道等;开展诊间手机扫二维码缴费,让患者在诊区随时即刻缴费,减少往返收费窗口流程;安排分诊护士每日上、下午在候诊区为候诊病人做一次健康宣教和诊区医师介绍,让患者在候诊时间就能全面了解医院各科特色、学习健康知识;安排导医人员在医院患者密集的地方及各楼层交叉口,引导患者就诊、检查,使患者在门诊随处有人问,事事有人管,使患者投诉率减少了60%。
与此同时,医院创新延伸服务,与顺丰快递合作,设立快递服务站,为患者快递药物、检查结果,让患者看完病即可离院,无需排队等待取药、取结果。18年来,医院先后为患者快递药物、检查结果4842单。
体制创新注入活力
在国家积极构建区域医疗中心的大背景下,医院牵头成立山西省中医院医疗集团,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力打造肿瘤、肾病、脾胃病三个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一站式诊疗体系。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每周定期开诊,专家值守,已形成省、市、县、乡、村一体化会诊网络。自2017年4月搭建“中医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以来,已先后与五寨、平定、平遥、垣曲等地50余家基层医院构建起“中医远程会诊”平台,出诊科室由原来的脾胃病科、肺病科、肝病科、肿瘤科、心病科5个科室5名医师,增加到16个科室31名医师。这一举措不仅免收患者挂号费,省去患者到太原就医产生的诸多费用,而且减少了急危重症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时间上的延误,有效解决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截至目前,院方已累计服务患者376名,出诊约7420个小时,成为山西省内技术先进、覆盖面广泛、运行状况良好的全省示范性远程医疗平台。
到2019年底,医院将为山西各地市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等在内的498家基层中医馆提供中医特色电子病历、中医药知识库、中医辅助开方系统、远程诊疗和教育、中医治未病系统和临床业务监管等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据介绍,医院建有4000平米、仓储条件严格执行国家GSP标准的中药饮片库房,形成药品购、销、储、运质控体系,有效保证了中药饮片质量,饮片日销售量达3至5吨,位列国内省级中医院前茅。建有4900平米,符合国家GPP标准的中药制剂中试基地,形成了集制剂研发、中试、生产、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可生产7个剂型、150个中药制剂品种。先后有注射用黄芪多糖、纯中药胃动力药胃逆康胶囊、人参败毒胶囊、疏可眠胶囊、济川胶囊等国家级新药进行了成果转化和上市生产。
截至目前,医院开放床位1155张,设立26个住院病区,52个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38个特色专科门诊,年门诊量达12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3万人次以上。据全国“三好一满意”活动抽查调研显示:患者满意度均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