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阳曲县脱贫摘帽,2018年娄烦县退出贫困县行列,全市累计脱贫160个村、19901户、55709人,贫困发生率从8.5%下降至0.18%。至此,我市进入了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这个突出问题,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城区包乡、单位包村,举全市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首战首胜、再战再胜、决战决胜的优异成绩。
易地搬迁搬出新希望
娄烦县下静游村贫困户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排排青灰色的平房整齐排列,家家户户的院落都打扫得干净整洁,房顶上安装的一块块深蓝色光伏太阳能板,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抢眼。贫困户异地搬迁集中安置这一政策实施后,让曾经住在土窑洞的贫困户生活发生了彻底改变。
“村里不仅为俺们盖起了新房子,还建起了‘屋顶上的银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能有份收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村民张乃旦乐呵呵地说。村民口中“屋顶上的银行”是指屋顶光伏电站,现在已经并网发电,每年下静游村能因此受益100余万元,除公益性开支外,全都用来增加村民收入。
按照统筹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七项要求,我市如期圆满完成了35个深度贫困村、7385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通过“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社区治理跟进”六个环节,全面推进易地搬迁工作,建成了20个集中安置点,竣工率和入住率均达100%。根据旧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土地复垦计划,全面启动土地复垦工作。
通过易地搬迁,凋敝落后的贫困村成为“过去时”,美丽兴旺的新村庄带给村民新的希望。
产业扶贫拓宽增收路
阳曲小米现在已经成了响当当的“网红”品牌,由此带动阳曲县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泥屯镇清风良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吴翠萍说:“市里、县里这几年组织了多次农业产品展销,县委书记还通过电商平台推销俺们的小米,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现在,合作社的小米经常供不应求。”
瞄准阳曲县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娄烦县有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我市产业扶贫趟出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增产增收新路径,着力培育以“阳曲小米”“娄烦山药蛋”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健康养殖、设施蔬菜、脱毒种薯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阳曲县重点发展“10万亩有机旱作谷子、10万亩干鲜果经济林、10万亩中药材花卉、10万亩绿色蔬菜”,持续开展“回村踏青、回村采摘、回村避暑、回村过年”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培植农家庄园100个,农家乐、农家客栈1000个,带动38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600元,吸纳贫困劳动力1700人就业,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累计增收达亿元。
娄烦县围绕中药材、小杂粮、有机蔬菜、干果、生态养殖、沙棘、油用牡丹7个特色产业,实施产业项目170个,覆盖贫困户7500户2万人。娄烦县还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水貂养殖基地,存栏达到3万只;建成58座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分配收益3950.6万元,惠及2487户贫困户。该县还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一山一水一名人”,开发云顶山景区、汾河水库、高君宇故居等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超9万人,“田园变景观、村庄变景区、民房变客房”正逐渐变为现实。
社会扶贫打造新样板
在去年举办的全省社会扶贫娄烦县现场推进会上,该县“1+3”社会扶贫新模式引起共鸣。娄烦县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创造性地构建了“爱心超市”“项目超市”“消费扶贫”,实现了需求与帮扶的无缝衔接。
娄烦县张家庄村的爱心公益澡堂就是社会扶贫的“产物”。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公司在社会扶贫网上的“项目超市”得知张家庄村村民的需求信息后,出资30万元解决了村民洗澡难的问题;山西青创天下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则是通过社会扶贫网上的“消费扶贫”,认领娄烦县1000亩土地作为“扶贫农场”试点,包销土豆35万公斤。
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实现互利共赢的事例不胜枚举。我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增产不增收等突出问题。2017年,我市首创“五帮一”消费扶贫模式,引导消费者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受到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关注。2018年,我市构建起“1+3”社会扶贫模式,打造出社会扶贫的“娄烦样板”。2019年,我市充分发挥山西青创天下互联科技公司、市工商联、阿里巴巴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推进“扶贫农场”建设,凝聚各方力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成效巩固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通过精神扶贫、对口帮扶、健康扶贫等方式,全面巩固脱贫成果。贫困地区行政村实现了“脱贫讲堂”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如今,全市立足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继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在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新作为,确保我市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