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行稳致远 做大做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企改革工作回望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丁洁 2019年09月23日 17:36

  “有幸成为一名田和人,和父母相比,我赶上了企业发展的好时候。”参加工作六年的张瑶,是田和食品集团一名工会干事。“祖辈、父母曾在这里工作,集团让我有了家一样的归属感。”

  出生于1990年的张瑶,和很多成长在太原城的80后、90后一样,儿时的记忆大多是从“单位家属院”开始的,在太原这样的老工业城市,“我家是××(企业)院里的”是人们对这座城市最早的区划认知。

  田和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太原食品公司。张瑶的姥姥、姥爷曾是这里的普通职工,当时的食品公司下设三个生猪收购站及六个批发部,担负着全市肉食、蔬菜、果品、水产蛋品、糕点的收购加工批发及市场供应任务。

  1979年12月,太原肉联厂6000吨冷库投入使用。这一年,张瑶的父亲张安元来到这里工作,母亲闫青平1983年参加工作也在这里。两人在工作中相识相知,成为那个年代常见的企业双职工。

  伴随着改革开放,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1985年5月,我市实施国企经营体制改革,以太原肉联厂为基础,组建太原市食品公司,与肉联厂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实行购调加工、批发、销售、产供销一条龙经营。

  进入新世纪,张瑶父母随着企业的改制重组,从一线工人转岗为司机和电梯工,肉联厂也从人们熟悉的屠宰加工企业,发展为以冷库、市场为主的集团。2005年8月,正式更名为田和食品集团,是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之一。2018年7月,随着屠宰车间的拆除、4500吨冷库关停,肉联厂退出历史舞台。

  田和集团是集冷库藏储、冷链物流、商业连锁、进出口贸易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集团公司。不久前,其进出口分公司与雀巢公司签订合同,成为雀巢在国内最大的干果类产品供应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要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田和集团作为全市国企混改首批试点企业,力争今年内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起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一代人担负一代人的责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作为田和集团的青年一代,我们要传承祖辈、父辈的优良作风,与党同心、与企同行,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融入改革浪潮。”忙着组织同事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快闪”活动的张瑶说。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国内外市场发展的潮流,我市国企改革探索不止,持续推进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1981年7月底,我市商业、服务、供销系统16个行业的216个企业中,有14个行业的196个企业实行了经营管理责任制。当年11月8日,太原锅炉工业公司成立。该公司由8个单位联合组成,是全市第一个工业企业经济联合体。

  到1996年,我市的工业产品达375种,多是以重工、初级、原材料工业为主体,以劳动密集兼资金密集为社会形态的工业产品结构。

  此时的太原,还停留在重工业比重大、初加工产品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多的资金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结构。改革,必须摆脱资源依赖,建立创新引领的新引擎。

  1997年1月,太原第二锅炉厂兼并太原锅炉厂组建成立太原锅炉集团。从成立之初的举步维艰、濒临倒闭,到淘汰落后、瞄准领先,再到技术前沿、引领行业,20多年的坚韧跋涉,换来转型发展之路上的成绩斐然。

  这一切的起点,是从未停止的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20年艰苦的产学研合作,太锅拥有30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的循环流化床专业技术团队,研发出经济性、环保性、稳定性突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引领着中国的循环流化床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上月底,太原锅炉集团、清华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高蒸汽参数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科技成果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创新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太原的国企改革历经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探索,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目标。

  国企不改革、不转型没有出路,改得慢、转得慢也没有出路。进入新时代,国企改革成为太原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快转换新旧动能;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实现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一企一策”深入推行契约化管理,压实企业责任;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瘦身健体“处僵治困”持续加力……去年以来,我市按照“稳中求进、全面突破、依法依规、市场运作”的思路,围绕“1+N”政策体系的落实,因企施策、分类推进,全市国企国资改革取得新突破。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我市国资国企改革之路还在继续,既要一路行得稳,又要一路改得活。改革大潮波澜壮阔。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潮中,太原国企必将再次勇立潮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编:张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