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非遗作品中,有你熟悉的砖雕、剪纸、绘画、雕塑,但是能将这些传统文化融于一身的,定当要来看看这享誉山西的家具。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看这难得一见的家具非遗展示。





以往的晋作家具,材质相对低端。由于晋作家具起步较早,当时红木尚未进入国内(红木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才引入中国),当时只能采用本地的硬杂木,比如大户人家用核桃木,普通人家用榆木、枣木等,于是这些材质就成了晋作家具的传统用材;二是器型拙朴,做工粗犷。山西地处大山,民风淳厚,朴素实在,这样的人文民情使得晋作家具也形成了拙朴的风格:器型厚重实在,做工繁奢粗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晋作艺术。
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是得元斋公司的灵魂,其核心内容是传统的卯榫工艺、纯手工雕刻技艺、健康无害的髹漆工艺以及赋予了深厚传统文化在内的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它源自于源远流长的古老手工艺,传承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因为得元斋的出发点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潜心于打造传世精品,弘扬晋作艺术,2017年,公司向迎泽区文化局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报告,经过书面文件审察,实地调研考核后,得元古典家具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2018年顺利晋级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木匠原籍河南洛阳,出生于木匠世家,自幼随父学习雕刻木工,父亲取名叫,就是希望孩子能知识渊博,广采众长,成为别人学习的标杆与榜样。为了实现父辈的殷殷期盼,为了这家传的一技之长能有所发展,21岁背井离乡,去到了千里之外、工匠大师云集的广东,跟随浙江东阳的雕刻大师,拜师学艺,开始了清贫而孤寂的学徒生涯。在随后的几年内,他更加专注于红木技艺,特别是将雕刻技艺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广东一带地区,被同行赞誉为“雕花王”。在采访中,张彦标告诉记者,“我平生有两个愿望,一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一生没有虚度;二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为后世留下一些值得纪念的珍贵文物!”
张彦标两次人生的重要节点,都发生在三晋大地上,特别是公司的成立,地点在龙城太原,依托的是三晋文化,于是,根也深深植入了三晋这片沃土;同时,也将他的毕生追求,深厚情感熔铸于三晋大地,延续与晋作古典文化的不解之缘。 2018年7月,张彦标作为本土“工匠大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黎氏阁举行的“第十一届实木文化节”,与其他五位大师接受了媒体采访,被主办方授予了匠心锤,还接受了今日头条栏目的专访,通过网络,现场展示了师傅们精湛的雕刻技艺。2018年12月,张彦标被推荐参加了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并顺利的通过了各种测试,成为了一名工艺美术大师。2019年3月,张彦标又助力龙城植树造林活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参加古树名木认养活动,作出表率,荣获全国“古树名木”认养第一人。
文以言志。《得元斋赋》运用了我国传统的文学形式,是来表达得元斋主张木匠的理想的。整篇文章描写了红木家具的特点,得元斋的创立及寓意,斋主张木匠的生平及理想。这是一篇是文学化了的精神,反映思想理念的作品。从公司名称的拟定,LOGO的注册、《得元斋赋》的成稿,到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能够感知到的载体,共同凝聚出得元斋的文化形象,铸造了得元斋的文化灵魂——得传统文化之精髓,承晋作古典之本元。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到,从诞生的那一天,得元斋就把自己定位为文化产业,与晋作文化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得元斋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便是晋作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就是晋作技艺的传承与光大。
得元斋坚持“只做国标材,拒绝洋杂木”的基本原则,从南方港口甚至直接从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直接采购回酸枝、花梨等进口名贵红木原材,根据需要规格锯出板材,然后采用蒸汽烘干技术,根据山西本地的气候状况把木材的含水率处理到最佳状态,保证了家具的稳定性;产品结构采用纯正的榫卯工艺,整件产品不用一颗铁钉;产品雕饰采用精美的纯手工雕刻,融入了雕刻师傅们的情感,效果层次分明,灵动秀丽;手工打磨从60号砂纸开始经过9遍打磨,到1200号砂纸,结合手工刮铇的刮光修整,确保产品的细腻光洁;上漆环节采用传统的髹漆工艺,最后装配五金饰品,检验合格后,完成出库。
张彦标还告诉记者,晋作艺术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晋作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四大流派之一,是山西传统文化的代表。从明代直至民国,晋作家具精良的制作工艺和完美的器形品相使其具备了极高的收藏传世价值。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山西各大晋商大院、名门望族,都收藏着大量价值无可估量的晋作家具。从全国红木技艺的流派来看,晋作艺术虽不像京作、广作、苏作赫赫有名,但是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厚的晋风古韵,也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晋作家具曾有一段时间无人提及,人们对它几乎一无所知。所幸山西极好的人文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使其灵魂得以保全。如何将晋作工艺传承升华,使其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既要保持原有的特色还要融入新的元素,这是我们这些晋作艺术爱好者应当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