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青年党员在公司“马克思书房——党建联创基地”学习交流。宿晓健 摄
“你好!小胖很高兴为您解答各类党建知识……”“七一”前夕,记者来到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党建联创基地,正赶上智能机器人在为几名年轻党员解答党建相关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党建工作也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全面提升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创‘活力党建’品牌,打造党建新高地。这是我们对党建工作提出的目标。”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晓平说。按照“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全新理念,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打造了“马克思书房——党建联创基地”“国企党建大讲堂”和“党建联盟”等“活力党建”品牌,将党建有机地融入到了太原轨道交通的各项工作中,党建铸魂、凝心聚力、拥抱时代、领先未来,推动了公司整体效能的提升,奏响了太原轨道交通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强音。
筑一条路——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的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会议指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为此,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从促进建设、关爱民生的定位起步,极大释放党组织的核心能量,特别是在构筑省城太原第一条轨道交通路上,构筑和凸显出党建软实力优势的红色靓丽品牌,明确使命任务,公司呈现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生动局面。
为了将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和生产经营目标相融合,共同承担起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推动企业发展,该公司践行“建地铁即建城市”的目标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市立体交通大业,合理引导机动化交通需求,推动城市提档升级,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最终实现城市的更新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了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凝聚党建合力,充分调动区域管理和资源发展,突破自身资源和平台局限,更大程度提升经济效能,该公司还针对业务需求,以打造和谐共赢的“地铁红色商圈”为目标,构建“众创空间”。如建设创业苗圃、吸引餐饮服务链条等,共同推动各自事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商业经营、地铁发展、政府监管的多方共赢。
育一批人——以党建聚人才为创新攒后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注册成立,是一个年轻的公司。公司共有员工236人,其中党员102名,35岁以下党员73名,占比70%。面对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如何更好地开展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灵活设置,坚持从实处着力。该公司创建了“马克思书房——党建联创基地”、移动互联网党建等平台,夯实了党员政治理论基础,创新了支部活力,增强了支部交流互动。
公司党委通过开设“党的最新声音”,实现了党员接收党的最新声音全覆盖,营造了“无刻不学、随时可学”的浓厚氛围;通过创新党支部“三会一课”新模式,利用“学习路上”“他山之石”“党员心声”“思想对对碰”“经典朗诵”等新形式,营造党支部发散性、创新性的学习交流氛围;运用“党员讲坛”“书记沙龙”“青年恳谈会”“马克思信箱、留言板”等方法,充分激发党员活力,打破党员教育学习传统模式,开创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的交流阵地。今年以来已开展20多期各类型的党员活动,受到青年党员的广泛称赞。
为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该公司党委还通过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认真开展传帮带、促成长的系列活动,创新建立了“1+×”机制,即“1”代表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和职工群众。“党员为火车头,团结、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增强党员与职工群众的良性互动。这一模式既能树立党员荣誉感,又能营造你争我赶的良好氛围。”公司党委工作部孙宇杰说,“在公司党委的带动下,我们建立‘党员攻坚队’和‘青年突击队’工作模式,在征地拆迁、管线迁改、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运营和资源开发等工作中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随时可以建立一支或多支冲在一线、攻坚克难的队伍,共同为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立一个标——联建同创合力构筑党建基地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也是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创新开启校企合作,与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了“国企党建大讲堂”,并按照“学习课题讲座、党建活动交流、红色基地培训、理论实践升华”四个项目分类推进。
“国企党建大讲堂”的开设,很好地发挥了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全面铺开思想教育、党建交流工作,架起同系统领域、跨行业单位之间党建与业务交流合作的“红色桥梁”。截至目前,“国企党建大讲堂”吸引了市住建局、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等不同单位党委的积极参与,各兄弟单位党委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实践交流、资源共享的互学互动。
同时,公司还联合地铁沿线6个区所辖的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依托党建互动,调动区域管理和资源优势,形成一个以地铁为引领的集建设运营、城市更新、城市服务、产业平台、旅游开发、文化传播、创新业务等服务于一体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联创发力的联盟体系,从而实现了各方党建与业务的共同提升。
“新时期的党建工作,需要我们大胆创新,以更贴近新时代的工作方法,更切合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来推进党建工作,坚定不移地将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到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二者‘同频共赢’,使经济最活跃的地方,成为党建最有力的阵地。”白晓平对公司“融合党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