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太原日报报业集团) >> 综合新闻

“我脏一点,市民就便利点”

——坚守一线32年的市政工人和爱东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郜蓉文/摄 2019年01月24日 10:31

  一张被冻得通红的脸,瘦而结实的身架,个头不高,走起路来却精神矍铄。1月15日,天气预报显示最低气温零下16℃,站在室外一会儿就感觉快被冻僵了,而远处走来的和爱东,仅穿着一件黑色棉衣,和往常一样,走进太原市的大街小巷,为地下管网清淤疏浚。这份又脏又累的工作,他一干就是32年。

  污物满身 毫不介意

  清晨9时许,告别了前一晚的喧嚣和热闹,地处柳巷商业区的钟楼街似乎还在梦中,十分安静。钟楼街中段停靠了两辆黄色的市政清淤作业车,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第一道排养护所的市政工人和爱东和同事们,根据前几天的巡查情况,准备对该路段两处堵塞的管道实施清淤。

  二市场路是位于钟楼街中段的一条南北向小路,宽度仅有两三米,道路两侧都是小吃店或是小商铺。数九寒天,这里进水井的井口完全被冻住了,和爱东抡了四五次锤子敲打着进水井周边的路面,井盖纹丝不动。此时,同事赵虎威和几个年轻人默契地分工行动,一个人在井口周围撒融雪颗粒,另一个人用点着的喷灯加热井口周围。井盖打开后,上面漂浮着厚厚的油脂,将井口全部堵死。

  和爱东边清掏边说:“去年11月起至本月底,我们集中疏浚地下管网,包括柳巷、万达商业区和大型居民区等,确保‘两节’期间管网正常运行。我们多干点、脏一点,群众的生活就能更便利些。”为了加快清掏速度,他指挥着清淤车将搅动的软管一点点放到井下,随着机械的助力,冻结的油脂慢慢被搅散。清理出来的油脂中夹杂着大量垃圾,有竹签、塑料袋、纸盒等。

  管网情况心中有数

  2019年是和爱东的本命年,当有人问到年龄时,他总爱说自己五十了。16岁时,他子承父业,如今,在市政一线他已经干了32年。“干了30多年了,能不老吗?”平时很幽默的他,当面对清淤疏浚,甚至防汛等事关市政设施的安全稳定时,丝毫不会马虎。

  清掏过程中,一忙完手上的活儿,和爱东会拿出手机拍摄下清掏的地点以及清掏的情况等。“我们负责的区域属于老城区,地下管网复杂,用手机记录下清掏情况,定时整理一下,区域管道情况自然就熟悉了。”日常清掏中,和爱东是个爱琢磨的人,所辖区域管道排水方向、检查井、进水井数量早已心中有数。

  每年防汛时,他总是在积水最深、交通要害、人流大的地方值守,越是下大雨,他越不敢离开,打井盖、捞杂物,疏通交通,毫不懈怠,暴雨中抢险时,他的手机都被泡坏了好几个。

  在钟楼街另一个地段清掏时,当看到井内有防坠网,和爱东径直趴在冰冷的地上,用手将防坠网一点点卸下来,再开始清掏。跟随这些市政工人工作了近一个小时,记者早已冻僵了,他们却在冒汗。

  主动给群众留电话

  忙完钟楼街的清淤,和爱东正计划和同事们赶往下一个清掏点——迎新街。此时,他的手机响了,只听见他不停地说:“好的,等我忙完手上的,马上就过去。”放下电话,和爱东催促同事们赶紧收拾东西,他说:“刚才半坡东街社区主任打来电话,说天平巷13号院的一处老旧管道又堵塞了,忙完迎新街的清掏后,要赶紧过去帮他们处理一下。”

  近年来,城市建设不断加速,但是在不少无人管理的小区,因基础设施不完善、年久失修、产权不明等问题,一旦遇到管网堵塞、路面坑槽等问题,因不属于市政管辖,又没有物业公司,居民们往往束手无策。之前,和爱东在疏通管道时,就会有人过来寻求帮助。后来,他把自己的电话印成名片,留给一些无人管理楼院的社区。这样一来,好多社区一有管道堵塞问题就给他打电话,一来二去,好多社区都对和师傅很熟悉。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地下排水管道的检修和维护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环节。第一道排养护所的副所长刘占虎说:“一座城市,既要讲‘面子’,更要讲‘里子’。从和爱东的父辈,也就是新中国第一代市政人开始,数千市政工人都在为这个城市服务,和爱东在一线已坚守30多年,如今赵虎威等年轻人又加入,我们的‘工匠精神’才得以延续,今后才能为更多的群众服务。”

(责编: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