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根焊条,焊接出坚固和强大
强壮 不锈钢产业园区选送
2011年,强壮高考失利,选择了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焊接专业。入校第一天,他立志当一名好焊工。在学校,他专业课科科优秀,全校排名第一,参加山西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夺得焊工全省第六名。“螺丝钉虽小,但作用巨大。”凭借优秀成绩,2013年,他入职太原锅炉集团做了一名电焊工。
上班第一天,师傅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小强,去,磨平这些焊缝去。”师傅把一个重重的砂轮机交到他手上,他不情愿地拿过砂轮机:“我来锅炉厂是干焊工的,凭啥让我就磨个焊缝?”带着不甘和不服,他抱怨起来。师傅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小强啊,你第一天来,是不是觉得让你磨个焊缝就委屈了你,你又哪里知道,这简单的工作,多么需要你手上的功夫!咱们干的是压力容器,它就相当于一枚枚炸弹。咱们要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责。咱们的责任感和焊接工艺,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的财产与生命安全,你现在的技术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吗?”
师傅的那次教导,给予了强壮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对职业有了敬畏和担当。在锅炉集团,他已经工作了5年。这5年里,他和工友们共焊接完成高压锅炉248台,中低压锅炉261台。2018年,不锈钢园区在生产一线的600多名电焊工中进行比武,强壮年龄最小,却夺得钨极氩弧焊第二名,以及电焊工三项全能亚军,获得“园区工匠”的光荣称号。
“每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者、建设者!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离不开焊工这个职业。”他说:“新时代的劳动者正在用奋斗的精神诠释着对劳动的尊重;新时代的工人,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很多人一起,我会用自己的热爱、自信和担当,用自己的创新、专业和坚韧,将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甘做小工匠,无愧新时代!”
一根根焊条,可以焊接出坚固和强大。强壮说,一道道弧光,闪烁出努力与奉献。他要在平凡的岗位,做不平凡的事,造就不平凡的自己。
每一台手术力求精益求精
李雷 山西医科大学选送
介入医师被称为“铅衣人”,是穿行在血管中的特种兵,借助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对血管内情况进行全面勘察、理智分析并果断处理各种异常。李雷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的一名青年医师。他的工作日常,要面对很多“凶险”场景,要和“血魔”正面交锋,要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
如果把人体比作是大地,血管和血液就是穿行在大地上的河流。正常情况下,血液安静地流淌在每个人身体的每个角落,滋养着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但是,当血管破裂时,血液就像山洪爆发,像河床决堤一样喷涌而出,作为一名介入医师,就要面对血管破裂等场合。“有人说我们的职业是血腥的,而我认为在鲜血与眼泪的背后,在急救与时间赛跑的背后,更多的是‘血浓于水,爱浓于血’。”李雷说。
2018年的一天,子夜时分,一位25岁的女子刚刚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孩子,她还没来得及看孩子一眼,就因出血过多需做手术。当天值班的李雷立即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大家15分钟之内做好了手术准备。时间就是生命,在场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展开救治。经过抢救,第6次穿刺成功了,针进入了患者股动脉,当血液从针芯流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鲜红色,而是粉红色,这是因为失血太多大量补液导致的。医护人员终于将输血器与动脉鞘连接到一起,一袋一袋的血液直接灌入到患者动脉中,患者血压一点点回升,年轻母亲逐渐恢复了意识,接着能说出“大夫,谢谢您救了我”!这次经历,让李雷深切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
从那天起,他理解了“白衣天使”四个字后沉甸甸的责任,体会到了什么是“敬畏生命”,懂得了自己手里握着的不是一根冰冷的导管,而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他知道他所做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从那天起,他苦练基本功,每一台手术都力求精益求精,介入止血救命,他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
面对患者需求,医生们总是脚步匆匆。李雷说:“爱浓于血的情感,来源于心里的责任,不忘初心、守护生命。”
做一名大国好焊工
樊志勤 市总工会选送
“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烧电焊的。”就焊接行业里这句顺口溜,樊志勤做了一个情景还原:“在重型装备中,焊接作业空间狭小,经常需要工人爬着钻进去焊接,再倒退着爬出来。作业完钻出来,工人满头满脸都是黑,不比下煤窑的好多少,摘掉口罩,鼻子嘴巴也幸免不了,鼻涕唾沫里都夹着黑丝。”
樊志勤来自太原重工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作为一名焊工,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新衣服没穿几天就会被烧出很多小洞。最热的三伏天,他要穿着秋衣、秋裤去干活。很多时候,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好多特殊材料的焊接都需要进行加热,高温下长时间作业、被烘烤,手臂上常被烫下一个个水泡,上火、流鼻血也是常事。尽管如此,每天,他和身边的同事都会认真细致地焊接每一条焊缝、每一个部件。
2011年,我国“天宫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在例行检查中,突然发现某部件开裂。此时,距离“神州八号”飞船发射的窗口时间也越来越近。公司接到命令,派出设计人员和樊志勤奔赴发射基地。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焊接修复经验,樊志勤很快拿出了修复方案,奋战3天,每天在塔架上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终于完成任务。
2012年,公司成立了以樊志勤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新工艺试生产阶段,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无数次的不眠之夜,无数次因弧光的照射,眼睛流泪、脸上掉皮。那个时期不论节假日、不论多晚,只要现场有问题打来电话,我们就第一时间赶到车间……只想着早一天攻克难题。”他说起公司一项合金技术获得成功时,讲起了背后的经历。“辛苦是值得的。”他说,“改进后的工艺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达到了当今国际领先水平,成本降低了56%左右,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为民族工业争了一口气。”
他说:“大国焊工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基石之一,正是因为有一个个朴实的、爱钻技术牛角尖的工匠们,才有了今天中国制造业的全新面貌,使我们民族工业能够站得牢、走得稳、跑得远!”
没有按一个按钮就可以获得的成功
苏小宇 综改区、团市委选送
大学期间,苏小宇的脑海中设想过的工作场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线前,只要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完成工作。”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他来到了享有“共和国工业长子”美誉的太重集团。
和理想图景迥然不同,现实工作中,他耳朵里听到的是机器轰鸣的声音,工人师傅们个个挥汗如雨。“不对呀,现代化全自动生产线去哪儿了?那个按钮呢?”他还没缓过神来,手里就接到了第一个办公设备——一根长2米、重5公斤的黑乎乎铁棒。“这是要干嘛呢?”原来,他上班第一天,赶上除鳞设备正在检修,他的工作内容是:每隔一分钟,挥舞一次铁棒去敲打1200度钢锭表面氧化皮。一天下来,他整整敲了523块钢锭,下班后,举过铁棒的手臂还颤抖不已。他不禁扪心自问:“读了20年书,难道就是为了挥舞铁棒吗?”
就在他打算放弃这份工作的时候,恰逢厂里一次设备抢修,一个瘦小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眼前,那个人指挥工人工作、给技术骨干们讲如何操作设备,在设备上爬上爬下……跟旁边的师傅一打听,才知道他是公司副总经理任学艺,为了抢修,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回家了。“副总经理的工作内容尚且如此,自己倒想打退堂鼓?”另一个声音提醒苏小宇,不能轻言放弃。
8月,他穿着防火棉制工服,戴着安全帽、防护面罩、厚厚的手套,穿着钢板和皮子制成的钢包鞋,心惊胆战地爬到5米高的加热炉上高空作业,当时的温度足有摄氏40度,他被烘烤了3天,固定了加热炉上的58个加热烧嘴的阀门。那个时候,他能想到的最大的幸福就是摘掉面罩、安全帽后,感受微风拂过的一刹那。
担任工部质管员后,他开始琢磨如何减少生产车轮时的成本损耗。他相继完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车轮过程控制管理规定》,之前更换品种每次报废5件,调整30分钟,而现在每次最多报废1件,调整时间缩短在10分钟之内,单这一项一年为公司节省200万元。
今天,他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现成的全自动生产线,没有按一个按钮就可以获得的成功,有的是永不放弃的坚韧,敢于拼搏的奋斗和矢志不渝的梦想。”
向着幸福小目标奔跑
贾晋斌 清徐县选送
2017年11月当选清徐县清德铺村党支部书记后,贾晋斌明确了任期三年内的小目标——过好“三个日子”:2018年过苦日子,2019年过好日子,2020年过富日子。
刚上任,他便经受了一次惨痛的打击:经过不懈努力才争取到的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因为土地确权工作没有完成而无法落地。整整3天,他难过地躲在家里,不言不语。转念一想,他又重新振作起来。2018年1月4日,清德铺村土地确权工作正式开始。他与村两委班子统一思想,敲定思路,给村民们讲政策、法规,走家串户做工作。2018年11月初,经过“四议两公开”后,清德铺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部完成,这项工作为一个纯农业村的产业兴旺打下了坚实基础。
闻名十里八乡的清德铺元宵有着数百年历史,但是规模小、经营散、质量标准不统一,也经常出现滞销、价格上不去等难题。成立元宵合作社,线上线下打品牌是贾晋斌带着村民们做的又一件事。先制定“五统一独”标准,明确了“提高清德铺村品牌意识、做大做强红薯元宵产业”的目标方位。线上,清徐县委宣传部协调太原交通广播等媒体推销;线下,清德铺元宵首次进入我市食品街。村民们铆足劲儿打品牌,仅2018年正月里就销售元宵13万公斤。品牌效应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清德铺元宵合作社已由起初35家发展到现在的76家。
作为清德铺村党支部书记,贾晋斌把卖红薯当作主业之一。2017年,清德铺红薯被成功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村里邀请国家及省市县30余家媒体立体化推广、全覆盖宣传;由美食团队专业策划出100多道全薯宴的菜,迎来五湖四海的食客。村里红薯种植由1000亩,增加到8000亩,正向万亩进军。
今天,走进清德铺村,可听历史回声,可看自然风光,可感纯朴民风,可品特色美食,如果有人想过把明星瘾,村里红薯微电影团队的古装戏随时等待游客的光临。红薯插秧节、红薯美食节、元宵文化体验等活动,让清德铺步入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我们会一步一步地实现更多的小目标!”贾晋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