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生态资产,在我市的古树名木中,晋源区的数量占到全市总数的一半以上,为进一步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近年来晋源区多措并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并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新机制,让更多古树名木焕发新姿。
一是制定古树名木档案。2018年晋源区对所辖古树名木进行重新排查,排除安全隐患,及时保护。按照“一树一档”的要求,全面建立了包括坐标、树高、胸径、冠幅、树龄、生长势等因子的古树名木档案。
二是一树一策,精准保护。工作人员和专家团队根据前期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对古树名木需要保护的部位、程度等进行“一树一策”保护方案设计,制定古树名木保护计划、冬季修建计划等,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三是严格执行古树名木保护计划。2017年已列入计划保护并上报市园林局的古树22棵,保护工程自2018年4月7日开始,现已全部完成。2018年保护古树31棵,其中针对西中环南延、冶峪河快速路改造、明太原古县城等工程建设项目,保护人员制定了特别保护计划,主要通过建栏围墙、支撑架、扩大树池、清理现场、修补树洞等方式,加之防腐固化、修剪树枝、病虫害防等养护措施,提前对晋祠镇长巷村、西镇村村口、冶峪村、明太原古县城等区域的11棵古树进行了保护,减少工程施工对古树名木的影响。
四是提前介入,加强保护。为保护古树名木珍贵资源,区环卫园林局对影响古树生长的建设项目,提前介入,明确提出施工要求和禁止行为,要求建设单位应提出并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预防可能造成的损害,最大程度减少对古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