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考好了,给你买个礼物。”“表现好,带你吃大餐。”一些家长喜欢用奖励引导孩子。如果没兑现,容易起反作用。10月15日,光华实验小学门口,一对母子起了冲突,原因是家长答应孩子的事没做到。
“考好了,给你买个礼物。”“表现好,带你吃大餐。”一些家长喜欢用奖励引导孩子。如果没兑现,容易起反作用。10月15日,光华实验小学门口,一对母子起了冲突,原因是家长答应孩子的事没做到。
当天下午5时许,新城社区网格员侯耀霞在小学门口,见到一名7岁左右的男孩在路边哭泣。上前询问,可孩子噘着嘴啥也不说。经过耐心沟通后,原是家长承诺,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在校表现好,会奖励一件新玩具。可是,家长一直没兑现,当天孩子放学后,赌气不回家。由于小区挨着学校,家长独自离开,留下孩子生闷气。侯耀霞将孩子送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了自己曾听过的家庭教育观点:激励孩子学习是好事,但情感鼓励比物质奖励更重要。家长听后,点头赞同,主动道歉,与孩子和解。
(责编:范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