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泽区海西社区,77岁的老党员史新树肩挎工具包、手持扫帚的身影,早已成为邻里眼中一道温暖的风景。十余年来,他义务清扫、维修设施、排查隐患,用点滴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信念。(《太原晚报》11月27日)
老旧小区缺乏物业管理,公共事务常常陷入“无人管、不好管”的困境。史新树这样的老党员挺身而出,凭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不计报酬、不图名利,填补空白,把社区“闲事”当成自己“家事”。从清扫楼道到维修扶手,从清理污物到排查隐患,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史新树的善举像一粒种子,悄然在社区中生根发芽。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从“旁观者”变为“行动者”。这正是“热心肠”的感染力,不仅解决具体问题,更营造出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氛围。
当下,我们常常感慨邻里关系淡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然而,史新树的故事告诉人们,温暖从未远离,它就在身边,在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普通人身上。他们或许是退休的老人,或许是忙碌的上班族,或许是热心的年轻人,只要心中有爱、肩上有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
不必强求每个人都成为史新树,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精神,从顺手捡起一片垃圾,到主动帮助一位邻居;从参与一次社区清扫,到关心身边的公共设施。点滴善行,汇聚成河。当越来越多的“热心肠”涌现,我们的社区将更加和谐,城市也将更有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