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晋冀鲁豫边区兑料票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张贵桃 强建生 2025年11月21日 18:07

  这张泛黄的兑料票,以厚麻纸制成,小小的票面记载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的一段历史。它高7.7厘米,宽4厘米,红色票面上印刷的信息至今依然清晰,内容为:

  晋冀鲁豫边区兑料票,票号为93551,数量为壹拾斤,盖有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二厅公章。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即1944年。

  花边内四角分别印有一个“拾”字。

  背面黑色印刷使用说明:

  一、不准流通于商号或民间。

  二、不准买卖。

  三、只供出差食用,不得大量兑换或运往他处。更不得在原驻地兑取。

  四、不挂失票。不准涂改。

  五、此料票,是以市斤为准。

  晋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10月开始在太行和太岳山区建立。1938年4月扩建为晋冀豫根据地。1941年1月,同冀鲁豫及鲁西根据地合并为晋冀鲁豫边区。控制地区包括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和西南部及江苏部分地区,人口2500余万。杨秀峰任主席。下设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高等法院、总理边区政务、粮食总局、公安总局、农林总局、税务总局、工商管理总局、交通总局等职能部门。1943年2月,边区政府组织机构精简为一室(主席室)和一处(秘书处)。民政厅和教育厅合并为第一厅。财政厅和建设厅合并为第二厅。

  1948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与晋察冀边区合并组成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华北人民政府。

  为了保障边区最低限度的粮食供给和解决军需民用问题,晋冀鲁豫边区发行了兑料票。主要用于兑换粮食,通常只能在指定的地区内使用一次,面值有“壹拾斤”“贰拾斤”“伍拾斤”“壹百斤”等。这些票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军队和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兑料票不仅是当时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文物。这张兑料票设计考究,纹饰简洁明快,防伪性较强。它见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精神。票证的设计和发行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需求,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责编: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