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综合新闻

人物刻画和语言表达的新尝试

来源:太原新闻网 作者:张平 2025年11月20日 18:08

  《平遥话》(作家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的作者刘伟波,是经朋友引荐认识的。他是我山西师大的校友,现任太原市一所中学的校长。一般人小时候多半有过作家梦,伟波似乎也不例外。当初考大学填报志愿时,他顾虑重重,担心自己写不好文章、才情不足,居然放弃了一直向往的中文专业,选择了更偏重于理论学习的政教系。

  刘伟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学任教,但文学写作的欲望、当作家的想法始终没有消退,工作之余,他创作了3部长篇小说。《平遥话》是他最新的一部,想来是自己比较满意,才把作品寄给了我。作为中学校长,刘伟波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既值得尊重,也令人感慨。一位中学校长能连续写出几部长篇小说,着实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有朋友推荐,加上作者的身份,我在阅读前便已有较高的心理期待,读过之后却发现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书中扑面而来的浓郁地方特色、底蕴厚重又流畅从容的文字,以及对故事架构的精准把握,都显得朴实自然又璀璨生辉,足见作家不俗的功底与才情。行文间龙跃凤鸣之气尽显,警句信手拈来,思想深邃且笔法自然老到。悬念伏笔的设置、人物塑造的深厚功力,更令人惊讶。毫不夸张地说,《平遥话》应当是山西文坛近年来长篇小说领域的重要收获之一,是一部极具特色的优秀文学作品。作品的主人公可算作一位晋商。近几十年来,晋商是山西作家笔下的重要题材,《白银谷》《乔家大院》《立秋》等诸多描写晋商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早已深入人心。而刘伟波笔下的晋商却另辟蹊径,选择了完全崭新的角度——他刻画的并非当年在商场叱咤风云的票号财东、大掌柜,也不是雄视商界、纵横捭阖的大庄主,只是一个15岁时误打误撞来到平遥城闯荡的孤儿。这个孤儿因缘际会赚了些小钱,充其量不过是略有成就的小商人。但小商人在商海中的无奈与挣扎、梦想与执着、悲怆与困苦、磨难与抗争,在书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选择这样的视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或许更容易让人产生共情与共鸣。这些人物同在一片天空下,传承着相同的文化基因,也共同承受着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带来的生活与生存压力。《平遥话》里的角色都是平民百姓,是一群怀揣梦想却只能拼力苟存的凡夫俗子。他们的遭遇,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我们的上一代,乃至更久远的祖祖辈辈。

  刘伟波笔下的晋商形象,或许有真实人物的原型,或许与他自己的家庭有关。这类素材其实并不容易把握,而作者能做到不过誉、不虚饰,以尽可能客观的态度进行描摹与想象,实属不易。作品主要以叙述推进情节,虽没有过多的描摹与细节刻画,但通过故事的多重叙述,众多人物依然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刘元、杨掌柜、那二、桂馨儿等角色,个个熠熠生辉、生动感人。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既有着勤劳、节俭、诚信、善良、坚韧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格,也存在畏惧强权、百般忍让、得过且过、任怨不争等劳苦大众普遍的人性弱点。作者在描写时并未居高临下地嘲弄或哂笑,而是以细腻深情的笔触勾勒,让这一大批小人物的文学形象因立体多元而更显生动饱满、鲜活感人。

(责编: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