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生活服务

选购羽绒服 看清“绒”含量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李晓琳 2025年11月13日 08:12

  “这鹅绒和鸭绒到底差在哪儿?50绒、70绒、90绒又该咋选?”寒冬将至,市中心某大型商场的羽绒服专柜前,市民靳女士拿着两件款式相似的羽绒服反复比对,满脸困惑。随着气温骤降,羽绒服市场迎来销售旺季,但面对五花八门的“绒”类标识,不少消费者犯了愁。市消协提醒,购买羽绒服时看清“绒子含量”,注意警惕以“丝”代“绒”陷阱,避免上当。

  记者走访多家线下商场及线上平台发现,羽绒服价格跨度极大,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填充物标识更是五花八门。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虽对含绒量有所关注,但对具体概念不是很清楚。

  “‘含绒量’和‘绒子含量’是有区别的。”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消费者选购羽绒服时,务必看清楚“绒子含量”,且≥50%的,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羽绒服。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一些产品名称标注“羽丝棉”“羽绒棉”,实际上为化纤填充物,多以“丝”代“绒”,并非羽绒,消费者需格外注意。

  一般来讲,“绒子含量”直接反映羽绒的蓬松度和保暖性,优质羽绒服用手按压之后能快速回弹,并且触摸时细腻无硬梗,揉搓后无羽绒钻出,无异味。而劣质产品按压后回弹缓慢,部分能摸到明显羽梗,甚至有刺鼻异味,不建议购买。

  眼下,正是选购羽绒服的高峰期,建议消费者认准正规渠道,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购买时,仔细查看吊牌标识,必须明确标注羽绒种类(鹅绒/鸭绒)和绒子含量,才能选到真正保暖实用的羽绒服,安心过冬。

  特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需保留购物凭证,若发现质量问题,可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向消协请求调解,依法维权。

(责编:张佩)